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90字。
《子鱼论战》教案1
 一、基本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左传》记述战争,很看重决策人物在战争问题上的言论。本文正是如此,其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都用于记“论战”,而叙宋楚泓之战的经过仅用68字。必须学好“论战”这一部分,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但这个部分又很不易学,因为这里所说的抽象的原则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再加上用语古奥,学生一时恐难以适应,对这两个方面的困难都不可以低估。
2.教学方法
除介绍有关史实作为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通过反复领读使学生达到“口熟”而外,还要注意选择学习的“突破口”。可供选择的“突破口”有:
(1)让学生以课文为依据来判断本文作者对宋襄公这个人物的态度。这要从比较入手,因为历来史家对这个人物的褒贬不一:在《春秋》三传中,《左传》和《梁传》持贬抑态度,而《公羊传》持褒扬态度;此外,《史记》也持褒扬态度。可以写出几条褒语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自会注意到作者的态度与褒扬者不同。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2)跟《曹刿论战》做比较。《曹刿论战》和本文所记都是大国和小国之间的战争,基本内容又都是谈怎样选择作战时机的问题,这就有了可比性。主要是比较内容,说明其成败相反的原因;也可以比较写法的异同。
二、诵读的准备
1.简介宋襄公争霸始末
宋是春秋时期的中等诸侯国,辖境在今河南东北部,东北有齐、鲁,西有郑国,南有楚及陈、蔡等小国;宋襄公(前650至前637年在位)初期,在公子目夷辅佐下国力有所增强。前642年,宋襄公率诸侯兵伐齐,平定齐的内乱,立孝公为齐君;从此便全力以赴,争当诸侯盟主。当时齐的霸业已衰,而楚国日益强大,并向中原扩展势力,成为襄公争霸的最大障碍。前639年秋,宋襄公与楚、陈、蔡、许、郑、曹等诸侯会盟于盂(宋地,现在河南睢县西北),而不以兵车赴会,楚乘机捉住了他;但宋有目夷守国,楚无可奈何,到了冬天又释放了他。次年夏,宋襄公为了洗雪被捉的耻辱,便率军去攻打郑国。郑是楚的盟国,楚于是伐宋以救郑──宋楚泓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其时,宋军在泓水北面,楚军须渡河而后战,故课文中有“未既济”、“既济”等字样。
2.反复朗读第二、三段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归纳宋襄公说的两条作战原则,指出哪一条是主要的(在课本上划出来即可)。
①不重伤,不禽二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