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10字。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取缔(tì) 修葺(qì) 妥帖(tiē) 言外之义(yì)
B.颤抖(chàn) 震悚(sǒng) 商酌(zhuó) 悲天悯人(mǐn)
C.迸溅(bèng) 督促(chù) 挚友(zhì) 奈人寻味(nài)
D.遗撼(hàn) 胸脯(pǔ) 亘古(gèn) 锲而不舍(qiè)
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朵花开后期待着下一朵的_____,一片落红里盼望着新芽的_____,你感到日子像谜一般吸引着你,向前走,向前走,永远有走不尽、走不累的喜悦。_____不是在_____里感叹时光的虚无和生命的寂寥。
A.绽放 萌动 且 碌碌无能
B.绽放 萌动 而 碌碌无为
C.萌动 绽放 而 碌碌无为
D.萌动 绽放 且 碌碌无能
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②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③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④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A.“花舱”“酒酿”是名词;“遮住”“抚摸”是动词。
B.“粗壮”“紫色”是形容词;“不断”是副词;“在”是介词。
C.“人的心底”和“浅紫色的芳香”是偏正短语;“花和人”是并列短语。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③⑤④②①
4.(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5.(3分)名著阅读。
片段一: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片段二:
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
以上两个片段,请任选其一回答下列问题:①该人物是谁?②出自哪部名著?③结合片段写出他的性格特点。
6.(6分)古诗文默写。
(1)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2)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
(3)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望岳》中“ , ”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兼济天下的抱负。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7.(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飞来峰》中的“浮云”指作者心中的杂念,包括在困难面前的懦弱和犹疑。
B.《题西林壁》一二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景、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C.两首诗都讲怎样认识事物的问题,前者侧重于要登高望远,后者侧重于要换位思考。
D.两首诗都借景抒怀明理,语意双关,既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