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60字。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复活(节选)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__①__,还拥有另一个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__②__: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__③__。
1.请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_①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②人们从读书学会做人(或: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素养);③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__
2.文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_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本体是好书,喻体是高尚的人。把好书比喻成高尚的人,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一本好书带给人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确定的全书枢纽、着力塑造的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
托尔斯泰塑造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确是煞费苦心的。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__①__的生活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__②__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浓郁地透射出时代特征和社会气氛。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
玛丝洛娃的苦难不断加深,她性格的复杂特征也愈益豁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的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苦难人之上。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残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__③__,结果受骗上当。她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自暴自弃,但这样也只是为了要麻痹自己,要不然她就无法生活下去。这一情况也说明天性纯洁的卡秋莎并没有完全堕落,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托尔斯泰塑造的迷人的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小说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而对暗无天日的旧俄社会发出“我控诉!”。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_①五光十色_;②千丝万缕_;③花言巧语__
4.请以“托尔斯泰”为开头,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三个短句。
【答案】 _示例1:托尔斯泰把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确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