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10字。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一、夯实双基
  1.下列说法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著作,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
  A.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B.“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C.《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D.“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解析】 例句:违背了同一律。两个“鲁迅的著作”意思不同,前一个是集合概念,后一个是非集合概念。A项,表意不明,违反了排中律,《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B项,自相矛盾,违反了不矛盾律,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呢?C项,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不能构成她是“谬种”的充足理由;D项,偷换概念,违背了同一律,顾客的“请当心”不是提醒服务员小心烫伤,而是提醒其不要将自己的汤弄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的辩题展开辩论。请阅读正方的陈述,回答问题。
  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相信大家对于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甲)碎片化阅读,是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它有三个优点:(乙)一是利用多种媒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十分方便快捷;(丙)二是“碎片”的内容包罗万象,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有助于推广阅读,从而迅速改良社会风气;(丁)三是图文并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而只有用这种方式来降低阅读门槛,才有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近那些厚重的经典。
  2.对甲、乙、丙、丁四处逻辑错误,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甲处定义有误,碎片化阅读也可以读纸质书,并不一定需要新媒体帮助。
  B.乙处以偏概全,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地读书,方便快捷也就无从谈起
  C.丙处推理不当,推广阅读可以形成阅读氛围,但难以迅速改良社会风气。
  D.丁处过于绝对,除了图文并茂,还有其他的方式让读者走近厚重的经典。
  【解析】 乙处分析有误。“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地读书”属于个人选择,个人可以不利用多种媒介的优势,但无法否定这一优势,也无法推翻后面的结论。此处的逻辑错误在夸大其词,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多种媒介”要受网络、硬件、性能、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不一定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比如,无网络、强磁场或高温、极冷等环境,就有可能使“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无法实现。
  3.请根据提示,将以下反方的反驳补充完整,不超过100个字。
  我方认为,对方所说的优点恰是碎片化阅读的缺点。首先,碎片化阅读虽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但是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入,阅读效果反而更差。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
  【答案】 _其次,碎片化阅读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比较浅显散乱,反而不利于系统的学习。最后,碎片化阅读虽然看起来轻松有趣,但是容易造成思维惰性,反而让人无法领会真正的经典之美。__
  4.逻辑有其自身的规律,不管使用什么概念和命题,进行何种推理和论证,都必须遵守最基本的逻辑规律;否则,人们的思维就会出现错误。请指出图文中出现的逻辑错误,并对此现象进行评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