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940字。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构成整个北京的表面现象的是它的许多不同的建筑物,那显著而美丽的历史文物:如北京雄劲的周围城墙,城门上嶙峋高大的城楼,围绕紫禁城的黄瓦红墙,御河的栏杆石桥,宫城上窈窕的角楼,宫廷内宏丽的宫殿,或是园苑中妩媚的廊庑亭榭,热闹的市中心的牌楼店面,和那许多坛庙、塔寺、宅第、民居,它们是个别的建筑类型,也是个别的艺术杰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这各种类型,各个或各组的建筑物的全部配合;它们与北京的全盘计划整个布局的关系;它们的位置和街道系统如何相辅相成;如何集中与分布;引直与对称;前后左右,高下起落,所组织起来的北京的全部部署的庄严秩序,怎样成为宏壮而又美丽的环境。北京是在全盘的处理上才完整地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举世无匹的杰作。
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是逐步发展而来,它在16世纪中叶完成了现在的特殊形状。城内的全部布局则是由中国历代都市的传统制度,通过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元、明、清三代政治经济实际情况而发展的具体形式。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北京的体形大部是由于实际用途而来,又曾经过艺术的处理而达到高度成功的。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故宫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地起伏峋峙,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着景山做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物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中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安定门和德胜门。在中线的东西两侧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东西单牌楼和东西四牌楼是四个热闹商市的中心。在城的四周,在宫城的四角上,在内外城的四角和各城门上,立着十几个环卫的突出点。这些城门上的门楼、箭楼及角楼又增强了全城三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因为北京是一个先有计划然后建造的城,它所特具的优点主要就在它那具有计划性的城市的整体。那宏伟而庄严的布局,在处理空间和分配重点上创造出卓越的风格,同时也安排了合理而有秩序的街道系统,而不仅在它内部许多个别建筑物的丰富的历史意义与艺术的表现。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北京城部署骨干的卓越,北京建筑的整个体系是全世界保存得最完好,而且继续有传统的活力的、最特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这是我们对北京城不可忽略的起码认识。
就大多数的文物建筑而论,也都不仅是单座的建筑物,而往往是若干座合组而成的整体,为极可宝贵的艺术创造,故宫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其他如坛庙、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北京城中的建筑有很多个别的艺术杰作,但能完整表现北京在都市计划方面智慧与气魄的是对各种建筑物的全盘处理。
B.北京的城市布局既遵循或承袭了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也结合自身的特殊条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从而取得了高度成功。
C.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和贯穿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形成于16世纪中叶,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全城围绕内城核心故宫部署。
D.“天子居中国,受天命,治天下”的观念来源于古人对天象运行规律的认识,这种观念也影响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形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认识到北京城部署骨干的卓越、北京建筑的整个体系的独特价值,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B.洋式楼房、摩天高楼、欧美系统建筑物等庞杂凌乱地渗入我国城市的现状,从反面证明城市建设要同环境配合。
C.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用“文法”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材料一中北京中轴线也是一种建筑“文法”。
D.不同的文化类型有不同的秩序观,人们在建造聚落、城市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秩序观,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发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北京城市建造的“计划性”的一项是(3分)
A.(元大都的道路)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析津志》)
B.正统元年十月辛卯,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明英宗实录》)
C.京师市各时日:朝前市者,大明门之左右,日日市,古居贾是也。灯市者,东华门外,岁灯节十日市,古赐餔是也。(《帝京景物略》)
D.冀州之中三面距河处是为平阳、蒲阪,乃尧、舜建都之地,其所分东北之境是为幽州。(《皇明南北两都总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四段的说明顺序。(4分)
5.2024年7月27日,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符合以下评选标准,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1)独特、珍贵或历史悠久的;
(2)构成某一类型结构的最富特色的例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袖里乾坤 鲍鲍
天边泛起一片绯红,染得这个鲁东南的小山村懒洋洋、醉醺醺的。新开张的牛肉馆里升起来一缕炊烟,空气里满是牛肉的鲜香。
前几年镇上统一主持旧村改造,村主干道旁新起了两层沿街楼,思路活泛的村民纷纷购租了铺面,卖杂货的卖五金的卖风味美食的,做得风生水起。路过牛肉馆的时候,老刘瞥了一眼大红的门帘和随风摆动的帆布招牌,排队买牛肉的人揣着手寒暄着。老刘撇过头去继续走,顺手摸了一下旁边黄牛的后颈儿。那牛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