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三个课时,约3240个字。
散文家谈散文
教学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谈谈初中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阅读: 
1、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 
2、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领悟。 
3、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 
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散文阅读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细节化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 
3、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 
4、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5、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 
6、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 
7、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8、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这些考点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见诸试题,它们着重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面对这样的阅读题,首要的步骤是对文章进行整体式阅读,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从而达到熟悉材料的目的。第二步再根据出题的要求,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节化分析,在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联系全文,充分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展开“品析”。 
二、学生朗读《白鹭》一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然而,郭先生的小品文同样别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