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160字。

  2023年秋季七年级期中教学素质联合拓展活动
  语文学科
  (本卷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观沧海》中诗人借“①______,②______”在动静相衬间描绘出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______,④______”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王湾的《次北固山下》“⑤______,江春入旧年”借朝阳出海表现时光匆匆、光阴荏苒;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⑥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借黄昏之景烘托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⑦______”描绘凄神寒骨的边城夜色,表现诗人内心的凄凉。《论语??为政》中揭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⑧______,⑨______。(《论语??述而》)阐述和朋友相处,要取长补短的句子是:⑩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7分)
  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书本的墨香让人陶醉。徜徉其间,跟随朱自清在酝酿   ①   (A.niàng   B.liàng)着花香的春风中散步,和老舍一起欣赏终年主贮蓄   ②   (A.zhù   B.chǔ)着绿色的济南的水,陪刘湛秋在静谧清冷的秋雨中伫立……读了《再塑生命的人》,我们对莎莉文老师的敬佩之情   甲   (A.油然而生   B.不期而遇);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我们对   乙   (A.人声鼎沸   B.熙熙攘攘)的学堂读书场景印象深刻。
  语文是座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切忌不要走马观花,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1)根据①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
  (2)从文段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2分)
  甲处______ 乙处______
  (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列横线上。(3分)
  ______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中的“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B,首句“登高”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强”表现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状况。
  C.“无人送酒来”化用李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和李白一样开怀畅饮。
  D.“应傍战场开”用语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味深长。
  5.诗句“遥怜故园菊”已突破了单纯的惜花、思乡之意,更寄托作者什么感情?(3分)
  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7分)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②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③欲放去邪?”遂遣之。
  (《世说新语》)
  【注】①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②谏: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