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00字。
4.2《扬州慢》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断檐(yán) 烧笋(sǔn) 新蒲(pǔ) 榆关(yú)
B.怆然(chuàng) 豆蔻(kòu) 荠麦(jì) 西崦(yān)
C.姜夔(kuí) 粮饷(xiǎng) 溪畔(pàn) 弥望(mí)
D.聒噪(ɡuō) 铜钲(zhēng) 芍药(sháo) 黍离(sù)
2.下列各句中对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怀怆然 怆然:悲伤的样子
B.煮芹烧笋饷春耕 饷:用食物款待别人
C.难赋深情 深情:深厚的感情
D.身向榆关那畔行 向:朝着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以“ , ”表明人应该向榜样学习,同时进行自我反思。
(2)《赤壁赋》中,苏轼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人生短促,人很渺小”感慨的两句是“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 , ”两句委婉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4)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既描绘诗人登高所览胜景,也展示了诗人胸襟。
(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以声衬静,写乡村宁静和谐的自然之趣的诗句是“ , ”。
(6)“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美景,在姜夔《扬州慢》笔下成为“ , ”的荒凉景象,对比之下凸显了战争带给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7)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 , ”两句,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寄托了词人恢复中原的愿望。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一句“ ”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一句“ ”,表现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飞瀑,冲击山崖,更显蜀道之艰险。
(3)《蜀相》中一句“ ”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句“ ”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和忠心报国。
三、句子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
(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4)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诗经•氓》)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姜夔《扬州慢》)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何探求“隔”与“不隔”的真义,我的观点,应从《人间词话》的综合观照中得来,不能仅凭寻章摘句的理解。
《人间词话》是表“境界”的著作。何为“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第16则中写道:“夫境界……皆须臾之物(即指美的形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