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090字。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5页,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①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②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③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 中 “      ?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 。”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④古代文人常常将“鸟”写入诗词,以抒发情感。
  请写出此类连续两句:“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大型民族舞剧《醒??狮》以广东醒狮和南粤非遗项目为元素,充分展示了岭南文化及湾区精神。每一次展演,都能让观众chén zuì其中,并深深为之zhèn hàn。南拳、狮鼓、木鱼歌,让人仿佛回到了散发着古香的岭南,nài rén xún wèi。
  如今,醒狮不仅是      ,      ,而且是深入岭南人骨髓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chén zuì(          ) (2)zhèn hàn(          ) (3)nài rén xún wèi(                  )
  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种表演 一种艺术 一种文化 B.一种艺术 一种表演 一种文化 
  C.一种表演 一种文化 一种艺术 D.一种艺术 一种文化 一种表演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B.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正散发着青春活力。
  C.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加入,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D.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醒狮文化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材料一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高是人之常情,但是造成孩子身体和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影响到身体和心理健康就得不偿失了。父母总是认为,对孩子要求高,都是为了孩子好。但父母并不知道,对孩子要求完美,不容许他们犯错,有悖孩子的成长规律,必定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伤害,也会给父母造成无法挽回的悔恨。家长需要充分和孩子交流,尊重孩子,听取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既要让孩子努力学习、充实提高,也要让孩子得到放松、心情愉悦。
  材料二
  5.开完“家长期待对孩子的影响”主题家长会后,班主任刘老师准备编写一条短信发给各位家长。请根据材料一帮刘老师拟一条一句话温馨提示类短信,不超过18字。(2分)
  6.请根据材料二“全国八年级学生父母期望和积极心理状况的关系”图示,写出你的研读结论。要求:至少两条。(2分)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8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杂说四??马说》)
  【乙】韩愈传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