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640字。
2024-2025新年高二上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具体创作中,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
首先,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汪曾祺说,语言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当然,文学语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样随意剥离,它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
其次,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心慧等品质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红楼梦》为何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学语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倾力打造的结果。美妙的文学语言不会凭空产生,作家要结合作品内容和语句反复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时间上的沉思,又要有气脉、气质和心力、心慧的巧妙运用。
再次,文学语言上的生动表达,并非高不可攀,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有些作家写的书稿立意和结构都不错,但语言功底不够,甚至文句啰嗦、语法不佳,却没有主动去修改、提升,便是自我降低要求的表现。乔叶小说《最慢的是活着》写小时候“我”不被祖母喜欢,却又不得不每日相见。“低凹的温暖中就又有一种高凸的冷漠”,反复修改得来的这一句,把亲人间不喜欢的细腻真切和复杂感喟写得低回绵长。人、人性、人的灵魂都在里边。
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产生独特的魅力。比如洛夫诗歌《与李贺共饮》中有“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是他对唐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改写,却充满了重新擦亮的语言张力,并不逊色于原作。这个例证,表明文学语言能穿越古今。
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作家要善于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地域方言、俚语口语等语言形式中汲取丰富的活性因子,巧妙熔铸为别具一格的文学语言,化腐朽为神奇。鲁迅、老舍等作家,之所以成为语言大师,就是他们分别对绍兴官话、北京官话与现代白话进行了属于自己语言范式的融合与变通。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活的灵魂。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文学语言的独特味道和神奇魅力便可能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付秀宏《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有删改)
材料二:
对于文学家而言,言意矛盾更多表现为语言本身的概括性、局限性和创作者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跳跃性等之间的矛盾。语言只能表达可言传的那部分,对于不可言传的那部分只能无限趋近,但却无法到达。这迫使作家不得不试图寻求可超越语言之上的情感表达方式。立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语言既要与整篇作品的内容、主旨等巧妙融合,又要具备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拥有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
B. 只要作家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就会充盈着文学语言的独特味道和神奇魅力。
C. 在文学作品中,言意矛盾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言不逮意”,即作品语言无法百分之百地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D. 古典诗文通过意象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意蕴,尽管有时作者的情感很复杂,读者却有可能借助意象最大限度地领会。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话剧《茶馆》的语言真实、形象、口语化,富有幽默感,作者老舍将北京官话与现代白话进行了属于自己语言范式的融合与变通,产生了独特的魅力。
B. 王安石《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后将“到”字先后改为“过”“入”“满”等,换了十多个字才确定为“绿”,体现了作家对文学语言的严格要求。
C. 陶渊明用“菊”的意象表现归隐生活的恬然自得,象征自己的高洁品行,为解决创作中可能出现的“言不逮意”问题做出了有效尝试。
D. 现代诗人李金发在《弃妇》一诗中通过塑造“弃妇”形象间接表现自己孤独绝望的心情,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手法是一样的。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陌生化”观点的一项是( )
A. 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蒲松龄的《促织》运用人异化为虫的处理手法,利用荒诞和非理性的表达,带给读者新奇独特的审美感受。
B. “生命就像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前半句似赞美生命,后半句却着以悲凉的颜色,以颠覆的语言唤起读者新奇的感受,表现了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C. 欧阳修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说:“言有尽而意无穷。”两人都强调文学语言要运用创造性手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D. “河面上星光荡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声。”看得见的星光和听得见的笑声在感觉中沟通转移,打破了传统的正常表达,更容易让人产生新鲜感。
4. 两则材料均以文学语言的锤炼为话题,但论述各有侧重,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说明。(4分)
▲
5.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林黛玉“魂归离恨天”的场景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林黛玉临终时那句“宝玉!宝玉!你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恼
【俄】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驾驶座上。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它的身子一动不动,而且瘦骨嶙峋,再加上它那如棍子般笔直的几条腿,近看起来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也是心事重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