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460字。
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上作答,则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左传》有言:“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中有很多关于战争的记载,其中战争的指导原则都是“礼”,并且战争的发动必须符合道义,有理有据。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结盟,围攻郑国,理由就是郑国“无礼”。作为一国之君的郑文公在重耳(晋文公)流亡郑国期间未以礼相待这位同姓(二者都是姬姓)公子在先,在晋楚争霸时首鼠两端在后,在两次外交事件中,他在“礼”的层面处理得非常糟糕,与“施舍可爱,进退可度,作事可法,德行可象”的威仪君子也相去甚远,晋国大可“鸣鼓而攻之”。
在围攻郑国之前,晋文公勤王尊周、攻曹伐卫、城濮败楚、践土会盟,霸主地位已经得到诸侯和周天子的承认。尽管孔子评价他“谲而不正”,但他自继位开始,仅用四年时间就基本完成霸主之业,其雄才大略不容置疑。郑国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派遣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军。烛之武用高超的劝说技巧,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用“利”化解秦晋之盟,秦穆公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将领助郑国守城然后回国。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谨守自己心中之“礼”,牢记自己流亡在外时,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之下,才回到晋国登上国君之位。他说:“不行。假如没有秦穆公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晋文公又从“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三方面拒绝了子犯的请求,最终撤军。虽然晋文公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着墨不多,但“礼”之一字在其身上得到了充分彰显,《左传》用寥寥数语就塑造出了他重盟守“礼”、宽广仁义的形象。
(摘编自叶珂《<烛之武退秦师>剑拔弩张后的“礼”与“利”》)
材料二:
《左传》,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5年间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后人所推崇。依据常理,《左传》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受制于体裁,应该很难将一段漫长的历史故事或人物生平集中完整地叙述。但晋文公重耳是个例外,《左传》对其故事的记载全程充满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认为,“礼”就像是人的主干,是人立身必须具有的,也是国家交往中应尊奉的。
B. 西方叙事模式是先有人作乱,然后主角遭受迫害,最终主角奋起扭转局势,成就伟业。
C. 流亡在外的重耳在秦穆公眼中具有稀有价值,秦对重耳的援助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投资。
D. 在称霸部分对应解开流亡部分设下的伏笔,这种行文方式类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文公重视盟约,遵奉礼义,想必不好被说服,是烛之武劝说秦国撤军而不前去劝说晋国的主要原因。
B. 编年体史书的体裁决定《左传》的常规记录方式是以鲁国纪年为参照,将同一年度不同国家发生的历史事件编排在一起。
C. 鉴于重耳流亡遭遇的文学价值远低于这期间发生的大事件的史学价值,《左传》没有按照常规穿插记录重耳的流亡生活。
D. 在晋文公执政过程中,对他“无礼”的人和国家无一例外地被报复,证明做“无礼”之事就可能会招祸。
3. 材料一认为,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的言行充分彰显了“礼”。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 晋文公不回避国家间的矛盾,与秦国结为盟友。
B. 晋文公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师出有名。
C. 晋文公拒绝了子犯的提议,向子犯说明原因。
D. 晋文公牢记秦穆公的恩惠,不攻打秦军。
4. 结合材料二,分析《左传》在记叙晋文公事迹、塑造其人物形象方面的成功之处。
5. 材料二将晋人攻郑、晋文公不愿攻击秦国军队的原因都归结为“礼”,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西方叙事模式是……”错误。根据原文“与西方英雄史诗式叙事相似,重耳故事以骊姬之乱拉开序幕,分流亡和称霸两部分”,可知应该是“西方英雄史诗式叙事”模式,属于偷换概念。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晋文公重视盟约,遵奉礼义,想必不好被说服”错误。由材料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闽剧•别妻书(节选) 林瑞武
〔光复明。次日早晨。林觉民和陈意映的“双栖之所”内外。〕
〔陈意映愁眉紧锁,忐忑不安地在室内徘徊。〕
陈意映 (唱)竟日醉酒已乖张,昨夜归来更异常:携回礼物赠家人,长幼安排俱周详。觉民他,莫不是即将启程赴粤去,莫不是自忖此去难回返?不由我心如乱麻卷,阵阵寒气透骨凉……(看看礼物,又看看门外,心神不定,坐立难安)
〔林觉民洗漱罢,着衬衣走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