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48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个故事都有多面性,任何一组事实通常可以得出不止一个真相。许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或者一项政策,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几年前,一家陷入严重困境的全球企业邀请我为一项转型计划提供支持。我采访了公司高管,以收集他们对该组织及其所在行业现状的看法。在总结了他们提供的所有事实后,问他们公司总裁是想让我撰写公司的“黄金机遇”故事还是“燃烧平台”故事。“黄金机遇”故事将描述激动人心的新技术发展,它们可以帮助企业满足关键细分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打造繁荣的、利润丰厚的未来。不过,只有当每个人都愿意支持即将实施的转型计划时,公司才能抓住这个黄金机遇。相比之下,“燃烧平台”故事将会反映该组织最近的失败及其导致的深层次文化问题,这个问题引发的冷漠和结果恶化的恶性循环可能会在5年内毁掉企业。只有当每个人都愿意支持即将实施的转型计划时,公司才能避免这样的命运。
两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公司的确面临着一个很好的新机遇,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公司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这两种表述真相的方式是为产生相同的结果:让员工支持艰难而痛苦的转型。不过,这两个故事会使员工对于现实产生完全不同的印象。根据总裁选择讲述故事的不同,在领导的劝说下,包括高学历人士在内的聪明员工会对未来感到焦虑或激动。这种心态会影响他们的几乎所有行为、思想和感受。
这种令人不安的沟通灵活性使我开始思考如何讲述关于某种局面的不止一个真相以及这种现象可能适用于其他哪些地方。一些竞争性真相被用于善意地实现共同目标。另一些竞争性真相显然是为了误导和欺骗大众。渐渐地,我开始看到反复出现的模式;我对竞争性真相的产生进行更具批判性的全面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到最后,我理解了其他人选择的竞争性真相对于我们的深刻影响。
假如你从未听说过藜麦,在超市听到销售员讲述关于它的事实。它可以是:藜麦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纤维和矿物质,脂肪含量较低。
或者:购买藜麦可以提高南美贫困农民的收入。
或者:购买藜麦将会推高这种传统食物在玻利维亚和秘鲁的价格。
或者:藜麦的种植对安第斯山的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同后两个事实相比,前两个事实更容易促使你购买藜麦。通过选择某个竞争性真相,销售员影响了你的行为。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你的当前现实。实际上,他还影响了你对藜麦的看法。他将一组关于藜麦的思想和信念埋藏在了你的内心深处。这种思维模式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影响你的购买行为、语言和饮食。
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我们最初听到的关于藜麦的消息会先入为主地影响我们关于藜麦的思维模式。当我们对于某个主题一无所知时,我们很容易受到影响。不过,当我们已确定关于藜麦的某种观点,并且我们的思维模式已固定下来时,它就很难改变了。假设有人告诉我们,种植藜麦会破坏安第斯山的环境。三个月后,当某人提到藜麦的营养价值时,我们很可能会忽略、怀疑或遗忘这种信息。我们往往更容易接受与我们现有思维模式相符的真相,抗拒那些与我们内心观点相冲突的真相。
在你接触藜麦几个月后,当你和同事共进午餐时,你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金机遇”和“燃烧平台”这两个故事,会给员工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但这两种表述目的相同,也具有同等的真实性。
B. “这种令人不安的沟通灵活性”指对同一局面,采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真相,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影响。
C. 当对某个主题一无所知时,我们很容易受到影响,一旦我们对此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就很难接受与此相关的一些真相。
D. 竞争性真相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当前现实,还会长时间地影响我们行为和语言,甚至会定义我们的性格,形成终生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许多思想和行为是由我们听到和读到的竞争性真相决定的”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作者一次工作经历的启发。
B. 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时间和事物超出直接观察范围后,只能依赖他人引导,因此我们的现实和认知必然受到他人影响。
C. 一项牙膏测评中多个品牌获得超八成牙医推荐。上榜品牌高露洁打出了“超过80%的牙医推荐高露洁”的广告,这属于竞争性真相。
D. 只有理解了竞争性真相的运作方式,我们才能在购买产品、谴责公众人物、为某项事业而斗争时,采取合适的行动。
3. 下列选项不属于“竞争性真相的影响”的一项是( )
A. 某网红景点靠一间房、一棵树的照片走红网络,大批游客来到实地后表示失望。
B. 西医主张水果富含维生素应多吃,中医认为水果寒凉要少吃,民众也各执一词。
C. 李斯《谏逐客书》以他国人才、器物为秦所用的事实,成功劝说秦王放弃逐客。
D. 《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死,鲁四老爷说出“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样的话。
4. 在提到黎麦的事例时,作者便用了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有怎样的效果?
5. 《鸿门宴》中对刘邦入咸阳后不取财物的基本信息,范增表述为“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在樊哙口中却变成了“毫毛不敢有所近”。请根据材料谈一谈,两人描述的竞争性真相及其表达意图有何不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就很难接受与与此相关的一些真相”错,应该是很难接受与我们内心观点冲突的真相。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离婚(节选)
鲁迅
庄木三和女儿爱姑刚从桥头跨下航船去,船里面就有许多声音一齐嗡的叫了起来,有几个人捏着拳头打拱,庄木三一面招呼,一面就坐。
“木公公上城去?”一个蟹壳脸的问。
“不上城,”庄木三有些颓唐,“就是到庞庄去走一遭。”
“也还是为了爱姑的事么?”好一会,八三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