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23410字。
平谷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试卷
高二语文
2024.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包括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虚构的艺术,小说家致力在小说中创造一个主观真实的世界,要使读者接受这些主观真实。接受小说中令人难以置信的非常态生活,接受故事的传奇和戏剧化的反转,除了对情节进行合情合理的安排,细节起到了重要的“助攻”作用。比如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陈小手》。这篇小说的结尾历来被认为“奇崛又辉煌”。作为一位“出名的男性产科医生”,虽说男人接生被当时人们看作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但陈小手技高人善,终日骑着一匹白马,潇洒行医,在小城也过得岁月静好。他命运的反转来自进驻小城的联军团长。团长的太太难产,陈小手受邀接生下小“少爷”,刚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边一枪将他打下。这一枪,毫无征兆,可谓奇崛,却并不让人觉得陡峭。这一枪之后,团长补了一句:“‘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 团长觉得怪委屈。”
作为枪杀陈小手的自陈,这句话当然很重要,但仅凭这句话,这一枪开得既乏力又可疑。前边几个细节为团长开枪做了重要的铺垫。比如,接生之前,团长焦急,对陈小手说:“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这里体现了团长的粗暴和霸道,其实还有不情愿,出于封建、自私狭隘的男权思想,让一个男人接生,实属无奈,暗含“委屈”的情绪。接生之后,团长宴请陈小手,并付以二十大洋重金,可谓谢意满满。陈小手统统笑纳,告辞时对团长连道两声:“得罪!得罪!”这是陈小手常用的客套话,但团长听得正中下怀,这个刚刚“碰”过自己太太的人,的确有罪,想想自己待他不薄,越发感到“委屈”。
至于最终选择陈小手跨上马之后开出那一枪,我认为还有一重原因:在团长还没出现之前,小说写到陈小手喂白马一事,“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看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这个细节,虽说意在凸显陈小手在水乡养马的独特,也暗中为团长的开枪铺垫——看陈小手跨上马这一幕,团长感到身份和权威受到了严重侵犯,“委屈”再度升级。写到此,作家确信可以让团长开枪了。
小说就是一个向读者演绎故事“何以至此”的过程,好的细节不仅对情节进行补充,更有效“助攻”了反转,使小说获得了信服力。同时呈现了人性的复杂。
(取材于黄咏梅相关文章)
材料二
小说家为了讲好一个故事,往往在情节、结构、人物、语言等方面匠心打磨,优秀的小说家更懂得在小说的关键部位停留、盘旋,动用丰富的细节以强化情节。赋予小说丰沛的艺术感染力。在小说的关键之处,运用细节可以巧妙处理叙事中难以进入的人物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细节如何有效地刻画人物?我们先看网络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情节是虚构的艺术,直接反映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实生活。
B. 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作铺垫,情节才会生动、具有真实性。
C. 精彩的细节描写对情节有补充作用能够使情节更完整。
D. 作品能否表现出人性的复杂,依赖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
2.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丰富的细节能够起到强化情节的作用,使情节更加曲折生动。
B. 运用套路式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会使人物形象更具体鲜明。
C. 网络文学作品同样需要精彩的细节描写,更需要提高文学性。
D. 细节描写的精准和文学化的表达,带给作品更好的艺术效果。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用翔实的细节来真实复现现实生活,才能使作品成为经典。
B. 在视听时代,用文学细节来模拟真实的作品不会得到认可。
C. 模拟还原生活真实,是文学细节描写成为经典的最佳手段。
D. 文学细节描写既强调细节的真实性,也追求细节的文学性。
4. 根据三则材料,对下面三段文字中细节描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②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③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A. ①句中三个拟声词连用,并用逗号分开,节奏舒缓轻快,渲染出轻松愉悦、悠闲惬意的氛围,衬托出女人们乐观淳朴的性格。
B. ②句中用七个拟声词来表现真实的划船声音,细节典型化程式化,烘托紧张气氛,表现出女子们沉着镇静、临危不惧的性格。
C. ①句中“一捞一丢”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女人们去探望丈夫却没有遇上后的失落而又百无聊赖的心情,富有生活气息。
D. ③句中“一捞一丢”的细节,直抵人物的灵魂深处,真切地表现出了女人们对丈夫的牵挂、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真情实感。
5.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孔乙己》首段中文学细节的功能作用并简要分析。
鲁镇的酒属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A.“情节是虚构的艺术”错误,根据原文“作为虚构的艺术,小说家致力在小说中创造一个主观真实的世界”可知,“虚构的艺术”不是指情节,而是指小说,选项曲解文意;另外,“直接反映”也有误,文中只是说“接受小说中令人难以置信的非常态生活”。
B.“情节才会生动、具有真实性”错误,“才会”条件关系不成立,根据原文“好的细节不仅对情节进行补充,更有效‘助攻’了反转,使小说获得了信服力。同时呈现了人性的复杂”可知,“真实性”不是情节的真实,而是读者的主观真实。
D.“依赖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错误,原文“好的细节不仅对情节进行补充,更有效‘助攻’了反转,使小说获得了信服力。同时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是说好的细节能够呈现人性的复杂,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璧斋先生六十寿序
曾国藩
庄子曰:“木以不材自全,雁以材自保,我其处材不材之间乎?”旨哉斯言!可以寿世矣。虽然。抑有未尽也。此其中有天焉。魁岸之材,有深自韬匿者,去健羡,识止足,天乃使之驰驱后先,弹精竭力而不能自怡;有锐意进取者,天或反厄之,使之蓄其光采,以昌其后而永其年。迹似厄之,实则厚之。材,均也,或显而吝,或晦而光,非人所能自处也,天也。
我年伯璧斋先生,天之处之殆厚矣哉!先生少读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