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7450字。
陕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
1.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4分)
今年的秋天来得晚,寒露之后,才感受到丝丝凉意。桂花已贮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绽开了。秋意就在这淡淡的芳香中悄悄酝酿。再次迈入秋景,大自然瞬间焕然一新,她已悄悄地换了一身装扮,染上秋色的枫叶,jiāo媚的秋阳,金黄色的麦浪,一步一景,皆是秋意。乡村的秋天真美!群山包围的村庄,藏着漫画般的童话,当秋日夕阳遇上美丽的山村时,仿佛粉色的颜料桶被打翻,一个美丽、梦幻的温柔之乡就这样呈现眼前。我不由地停下脚步,在一片静mì中默默品读这迟来的美丽。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桂花已贮(A.zhù B.chù)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绽开了。( )
②秋意就在这淡淡的芳香中悄悄酝酿(A.niáng B.niàng)。(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①jiāo 媚 ②静mì
2.经典诗文默写。(6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歌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天净沙•秋思》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初秋的雨丝有些凉意,洒在水面上,有几尾小鱼趁着涟漪四散而逃,仿佛嫌我们的脚步惊扰了它们的好梦。②没有车马风尘的痕迹和步履匆匆的疲惫,水灵灵的镇子洗去了俗世里的烦恼和劳碌。③与油光锃亮的一盘盘万三蹄膀相比,周庄的素朴清雅能让羁旅的游客身心安宁。④沈厅、张厅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居住环境,__________着主人殷实、富足的家业,__________出当年商贾大家的历史人文风情。⑤狭长的青石板路真可谓一步一景,任凭心灵与时光碰触,一边漫步一边交流。
(1)语段中加点的词语“雨丝”“好梦”“游客”都是 (词性)(1分)
(2)第③句语序不当,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显现 B.透露
4.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引起共鸣。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上续写三个句子,展示秋天的景象。(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