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60字。
新教材 统编版 语文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 第11课 教学设计
第11课 《与妻书》
目录
一、素养目标
二、教学素养
三、作者背景常识
四、鉴赏活动
五、文本研读
六、文本联读
第11课 《与妻书》
一、素养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积累文言句式。
2.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在议论文中掌握史实论证、类比论证、正反论证。
3.通过诵读,感悟文章情感,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二、教学素养
两篇文章一为奏疏,一为家信,都是写给特定对象、有特定目的的文章。《谏逐客书》雄辩滔滔,以理服人,反映了一位政治家的政治主张和用人策略;《与妻书》申明理想,以情动人,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学习这两篇文章,要深入体会有为之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
三、作者背景常识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不幸因中弹负伤而被俘,英勇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著有《禀父书》《与妻书》。
[名家评说]
林觉民立志救国救民,言辞敏锐、胸襟开阔、热心公益、不畏强暴。
——梁尚玉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在攻打两广督署衙门的敢死队中就有林觉民,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就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夏历三月二十六日)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笔书,题目是后人加上的。形式上是一封书信,实际上却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四、鉴赏活动
(一)文意理解
(第1层)意映卿卿如晤(如同见面,旧时书信用语),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完成)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同“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扩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