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950字。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是人记住事物的一种能力,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时间发生的历史信息,存储下我们每天的动态以待需要的时候进行检索。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记忆就成了大脑固有的功能。总的来说,记忆包含了三个阶段:编码、储存和提取。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具有三个功能区域的图书馆。“瞬时记忆”是大厅,即使并未刻意注意,但当你足够快地提取它时,会发现它仍在那里。由于瞬时记忆和视觉、听觉、味觉等紧密相关,因此又称“感觉记忆”。从外界接收的所有信息都聚集在这里等待下一步指示,有的记忆在这里待一会儿就离开了,有的记忆则被大脑看中留了下来,从而进入另外两个区域——“短时记忆”馆和“长时记忆”馆。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被看中的信息是怎么留下来的。
你注意过图书馆藏书的书脊下方所贴的标签吗?可别小看了这个标签,有了它,熟悉图书馆的人就可以从琳琅满目的书中高效、准确地将目标定位,这就是编码的重要之处。类似地,大脑也会对将要储存的信息进行编码,给它们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形成不同的编码,贴不同的标签。心理学家通常认为,编码的标签越接近语义,提取时就越有效,一个信息的编码方式越多,后期也就越容易提取。
完成了编码,信息就可以正式入驻大脑这个图书馆了。接着便进入记忆的第二阶段:储存。有的信息被送往“短时记忆”馆,有的信息被送往“长时记忆”馆。短时记忆是一种持续时间非常短的记忆形式,它是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施加了注意成分所形成的。注意是人们留意一些东西的同时忽略另一些东西的能力,影响着我们分析感觉输入、编码加工输入的信息。
要学习短时记忆,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定不能错过,那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代表一种容量有限的、在短时间内保存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因此被喻为“思维的画板”。其内容可以源于感觉记忆的感觉输入,也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获得。工作记忆概念的出现是为了扩展短时记忆的概念,除了在较短时间内的记忆外,工作记忆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信息加工和认知操作。简单来说,工作记忆仿佛一座桥梁,连接了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负责前者的写入和后者的读取,以及信息编码的储存。工作记忆可以分为 4 个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和情景缓冲区。中央执行系统就像团队的领头人,负责帮你将注意聚焦在相关信息上,同时协调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和情景缓冲区这3个团队成员对信息进行整合。
你默读时头脑里会有声音吗?在语言记忆过程中,尤其是非母语的记忆过程中,我们常以声音的形式加工语音信息,默读时头脑里的声音就是语音环路在帮助我们提高短时记忆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了,你会发现如果进行的是快速阅读,那么脑海里的声音就会因为跟不上眼睛的移动速度而逐渐消失,此时的阅读是直接从视觉到意义,跳过了语音环路。但是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我们熟悉文字内容的情况下,对于之前不了解的文字或非母语的阅读,语音环路是非常重要的。
视觉空间画板,顾名思义,就像一块画板,它能将所有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展示出来。比如我让你回忆你在学校的座位,你的脑海里就会出现对应的画面。而情景缓冲区则类似于大脑的中转站,它一方面收集新信息,另一方面也从你的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忆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其中,瞬时记忆是一种并未刻意注意但仍能够快速提取到的记忆。
B. 从外界接收的信息都会形成瞬时记忆,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编码,就成为短时或长时记忆。
C. 工作记忆可以在短时间内保存信息,并对形成的瞬时记忆和提取的长时记忆进行整合与储存。
D. 信息一旦进入长时记忆,就可以在大脑中长久地保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方可提取与运用。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影成不同的编码”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记忆方式。
B.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如“图书馆”“标签”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形象,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的过程。
C. 短时记忆是大脑的内存,信息储存时间短,与之相比,长时记忆则相当于大脑的硬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时间更长。
D. 本文首段提纲挈领,先指出记忆包含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阶段,接着分而论之,最后进行总结,是一种总分总结构。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
A. 许多参观画展的游客忙于用手机拍摄画作,忽略对画作的观赏与品鉴,对画作内容、艺术风格等的记忆不够清晰。
B. 某同学习惯用各种颜色的笔把书画得五颜六色,把笔记做得工工整整,如此一来就能更容易找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
C. 导航系统给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却也让许多人对其产生依赖,懒于记路,远行时,开导航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动作。
D. 某青年在做市场规划时想使用波特五力模型,结果发现已经记不清这五力具体指什么,于是马上开电脑查找。
4. 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对工作记忆理论模型图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工作记忆的4个成分之间并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中央执行系统下辖另外3个成分。
B. 人们通过语音环路加工语言信息,以此来提高记忆效率,在记忆过程中不可或缺。
C. 视觉空间画板能够将接收到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语义化处理,从而帮助人们记忆。
D. 情景缓冲区整合新信息和已知信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形成记忆。
5.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有效增强记忆的方法?请结合文本进行说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仍能够快速提取”表述不准确,结合“瞬时记忆’是大厅,即使并未刻意注意,但当你足够快地提取它时,会发现它仍在那里”可知;
B.“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编码,就成为短时或长时记忆”说法不准确,结合“从外界接收的所有信息都聚集在这里等待下一步指示,有的记忆在这里待一会儿就离开了,有的记忆则被大脑看中留了下来,从而进入另外两个区域”可知;
D.“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方可提取”过于绝对。原文说“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可以在大脑里储存相当长的时间”,但不一定能够准确提取。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都是银环
乔叶
小曹的好日子定的是农历十月十九,刚过了小雪。之前两天是壮被子。村支书大英跟我打招呼说要八个妇女,你得算一个。我说我不会做针线,她说就是凑个人头。问她啥人选才合适,她笑道,两口子整整齐齐的就都合适,你这就顶合适。
那天便也被她拉去,进了屋,环视一圈,加上我正好八个。大英对小曹说道,你看你壮个被子,这体面有多大,省上的人都来了。小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