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题,约2334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课内积累(20分)
  1.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论语•卫灵公》)
  (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______,端然正己,______,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刘裕英雄功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_____,非利足也,______。(《劝学》)
  (5)《师说》中,明确了从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6)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________。(《诗经•周南》)
  (7)霓为衣兮风为马,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8)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答案】    ①. 有杀身以成仁    ②. 率道而行    ③. 不为物倾侧    ④. 金戈铁马    ⑤. 气吞万里如虎    ⑥. 假舆马者    ⑦. 而致千里    ⑧. 道之所存    ⑨. 师之所存也    ⑩. 薄言捋之    ⑪.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⑫.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舆”“致”“捋”“堪”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       )
  (4)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萧房知人》) (       )
  (5)胡皆引兵而去(《李广智退匈奴兵》) (       )
  (6)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出尔反尔》) (       )
  (7)刚、毅、木、讷近仁(《论语》) (       )
  (8)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 (       )
  单选题(7分)
  3. 以下四句话中,表达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下个月举办的周年庆典将邀请神秘嘉宾出席,敬请期待。
  B.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请不吝赐教。
  C. 他从小失去家人,承蒙我母亲的照顾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D. 贵刊的文章我经常拜读,也曾写邮件垂询过发表的要求。
  4. 以下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作为队长,他果然不孚众望,在比赛中带领大家取得了好的成绩。
  B. 这位是当今文坛上炙手可热的大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C. 读书需要结合目录了解全书梗概,不能目无全牛,只看具体内容。
  D. 艺术创作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甚至批评,师心自用就难成大器。
  5. 以下对《乡土中国》一书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乡土中国》写于20世纪40年代,缘起于费孝通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他一边研究一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各个篇章之间具有较强逻辑性,共同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知识体系。
  B. 《乡土中国》是建立在大量田野调查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C. 《乡土中国》属于社区分析中的“比较研究”范畴,因此书中有大量成对出现的概念,一个形容乡土社会,另一个形容西方社会或现代社会。如“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礼治社会”与“法治社会”,“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等。
  D. 本书作者费孝通不仅在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中成就卓著,还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情,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