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9350字。

  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在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年级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中的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西方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医学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洋务派对西方以“科学”来自我标榜的诊断治疗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将“西医”视为改革的有机整体。彼时,“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医学救国”各种思潮涌现,“医学救国”成为医学界参与社会变革的行动规划。
  经学大师俞樾最早反思中国传统医学。1876年。他在《春在堂全书》中撰写专篇论及“废医”。他的学生章太炎也主张废除中医五行,但与俞樾不同的是,他主张中医不应将精力浪费在与西医的争辩上,而应谋求自身的发展。晚清知识学人的思想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对科学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过分崇拜西医、极力贬低中医导致中医被误读。
  20世纪初、西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西医知识的传入对中国医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冲击,西医的病因、病理学说在解释疾病以及传染病的病因、病理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近代中国西方医学和卫生观念的传播远远超出医学界的范围,成为科学启蒙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社会观念和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激进的医学家认为中医是“旧医”,提出“废止中医”的主张。其中。言行最为激烈的是余岩。他运用考据法,从批判中医的立场出发,系统地研讨中医经典,对《内经》的基本理论进行全面的批判。主张只有废止中医。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才能得到发展。这种主张显然是时代的产物,有局限性。
  率先与余岩展开论战的是恽铁樵。恽铁樵早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曾任《小说月报》主编,因丧子而改学医。而后成为著名的儿科临床家和中西医汇通派的重要医学家。为批驳余岩对《内经》的攻击,恽铁樵重新解释古人对生命现象的探究,而不是在医理上进行争论。
  面对以近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知识体系和疾病理论的冲击,中医学界的少数医学家仍坚持经典,愈来愈多的医学家则开始接受西医的生理学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西医汇通派。中西医汇通思想对医学家唐宗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宗海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主张“损益古今,参酌乎中外,以求尽善尽美之医学”。然而,唐宗海的基本思想是厚古薄今、重中轻西,因此他很难客观评价中西医的不足。
  恽铁樵对两种医学本质的理解较唐宗海更为深刻。他指出,“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因此“今日中西皆立于同等地位”。另一位著名的中西医汇通派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列举“衷中参西”的医学思想,即以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为本,参考西医知识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从余岩对中医的强烈批评,到恽铁樵等人提出的汇通思想,反映出当时知识学人在改进中医方面的探索。中医界出现的汇通思想,力主中西医的原理是相通的,试图通过西医肯定中医。从整体上看,知识学人的中西医汇通思想仍存在局限性,如对中医药理论的独特性认识不足。
  对比19世纪西医形成的科学实证方法,近代知识学人认为中医以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理解疾病、缺少科学性。傅斯年对中医的批判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非个例。梁启超、丁文江、鲁迅、郭沫若等知识学人对中医均持否定态度。相较于早期学理上的论争。民国时期中医科学化论争中的多数人对中药科学化的客观事实给予肯定。
  晚清以降,思想界甚至政界对传统中医的怀疑日益剧增。自俞樾到余岩再到傅斯年,对中西医的争论不再仅仅局限于中西医学理上的争论,而是扩及思想文化的范畴。
  (摘编自胡冬敏《近代中医科学化探赜》)
  材料二: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医是一门境界极高的科学。它对自然、人体的认识已经达到了“道”的高度。然而事实上,现在中医药的核心理论和疗效已出现传承危机。中医药依然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随着中医师人数和中医院数量的减少,中医医疗服务在整体医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医能在19世纪的中国迅速传播,得益于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其是否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潮流关系不大。
  B. 俞樾在其著作中以专篇论及“废医”,而其学生章太炎否认了老师的主张,章太炎认为中医应谋求自身的发展。
  C. 为了取得论战胜利,恽铁樵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医学理论,而选择从生命现象探究的层面对余岩的言论进行批驳。
  D. 鲁迅、陈寅恪等人也加入了对中医之尤科学性的批判之中,这既源于时代潮流的影响,也与其个人经历有关。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学界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认识出现分歧,并由此展开了争论。
  B. 余岩认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废止中医。在今天来看。这一观点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C. 由于受到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医学家唐宗海有“重中轻西”的思想,这导致他在评价中西医时缺乏客观性。
  D. 材料二认为,中医和西医的知识体系不同,医学是不能用“科学”与否去定义的,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真理。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医传入中国后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表明西医有自身的优势,如西医在解释疾病的病因、病理方面有优势。
  B. 尽管受到西医知识体系和疾病理论的冲击,但中医药的传承不曾中断,然而现在中医药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C. 近代对中医的争论延续了较长时间。参与争论的人员范围很广,争论的焦点既有中西医学理,也涉及思想文化领域。
  D. “师傅带徒弟,父亲传儿子”的传授模式和“秘方”“祖方”的保守意识,是影响当代中医发展的两个根本因素。
  4. 请根据材料一简要阐释和评价“中西医汇通思想”。
  5.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在振兴中医药上政府和企业可以有哪些作为?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与其是否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潮流关系不大”错误。由原文“彼时,‘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医学救国’各种思潮涌现,‘医学救国’成为医学界参与社会变革的行动规划”可知,西医能在19世纪的中国迅速传播,与其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潮流关系很大。
  B.“而其学生章太炎否认了老师的主张”错误。由原文“他的学生章太炎也主张废除中医五行,但与俞樾不同的是,他主张中医不应将精力浪费在与西医的争辩上,而应谋求自身的发展”可知,章太炎并没有否认老师的主张,只是和老师有所不同。
  C.“恽铁樵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医学理论”错误。由原文“而后成为著名的儿科临床家和中西医汇通派的重要医学家”可知,说恽铁樵不擅长医学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从文中来看,之所以他选择从生命现象探究的层面对余岩的言论进行批驳,是因为这是中医的特点所在。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
  巴金
  船上只有轻微的鼾声,挂在船篷里的小方灯,突然灭了。我坐起来,推开旁边的小窗,看见一线灰白色的光。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船停在什么地方。我似乎还在梦中、那噩梦重重地压住我的头。一片红色在我的眼前。我把头伸到窗外,窗外静静地横着一江淡青色的水,远远地耸起一座一座墨汁绘就似的山影。我呆呆地望着水面。我的头在水中浮现了。起初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