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10字。

  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 《离骚》
  授课时间 年  月日 课时(或上课用时  分钟)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屈原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思想。
  2. 能力目标:理清《离骚》的思路,理解节选部分主旨。
  3.素质目标:了解浪漫主义手法传统的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4.思政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疏通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理解《离骚》的浪漫特色。
  在诵读、理解中欣赏屈原鲜明的个性特征,把握人物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实质,品味屈原的倜傥浪漫的风貌。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
  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圈点勾划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自主练习册、课本、笔记本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课中:
  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0分钟 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个人物有关?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 教师屈原及背景介绍 忠君爱国诗人
  希望辅佐明君,致君尧舜,对内制定法令,对外接待宾客。推举有贤能的人,结果触犯贵族的利益,郑袖等人在怀王面前谗言,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最后楚国灭亡,投汨罗江而死。 学生就教师的对联猜出本课学习的主人公—屈原,分享课前收集屈原的诗词。 这一单元学习诗歌,是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安排的。〈诗经〉和<离骚》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源头。是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可与日月争辉。
  离骚:遭遇忧愁。思考可能些什么?
  忧愁
  节操 
  具体分析课文;
  问题一:忧愁的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