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34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陈芳  董瑞丰  刘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年11月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蚊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天眼”看似一口“大锅”,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从理论上讲,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的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信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沙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凤凰”计划相比的优势、更多专家的加盟和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的开启,说明中国主导世界天文学的时代已到来。
  B.文章选用“天眼之父”“时代楷模”两个荣誉称号开篇,是对南仁东教授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的高度肯定和热情赞颂。
  C.南仁东说“我得回国”,短短四个字,体现了他不恋名利、一心报国的坚定决心和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令人敬佩。
  D.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对地球文明、太空等的探索欲望,促使着南仁东专心致志投身于“天眼”建设,而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文章题目总领全文,点明中心,是对通讯主人公南仁东教授高尚精神、巨大成就的高度概括。
  B.文中有多处引用他人对南仁东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C.文章将“天眼”工程“漫山遍野”的大与“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的细作对比,表现出“天眼”建设任务的艰巨。
  D.文章采用多个小标题的形式,以时间为序,纵向组织材料,依次串联起“天眼”的整个研发过程,思路清晰,步步深入。
  3.下列人物的说法,不是支撑南仁东“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严俊说,“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
  B.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C.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D.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4.在“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一节中,有多处对南仁东的正面描写,请找出两处并简要赏析。
  5.文章结尾引用了南仁东“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句话,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找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