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1215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48分,选择题每题4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泻,严厉惩(chéng)处的尺度不松:必须横下心,一鼓作气,乘(chèng)胜前进。
B. “抢红包”似(shì)乎一夜之间成了热潮:有人摇啊摇摇飞了手机,有人通宵达旦戳戳得头晕(yūn)眼花;眼急手快、抢到红包者,就炫富、晒幸福;抢不到者,则唉声叹气。
C. 世事纷扰,人生坎坷。在纷繁芜(wú)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喧嚣转向淡泊,让思想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D. 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辽阔的天空,聆(líng)听大海的滔声,观看为一块面包而聒(guā)嗓的海鸥,打量在海滩上寻找斑斓贝壳的孩童,那些不愉快都消散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
A.“不泻”的“泻”应写“懈”,“乘胜”的“乘”应读“chéng”;
B.“似乎”的“似”应读“sì”,“眼急手快”的“急”应写“疾”;
D.“滔声”的“滔”应写“涛”,“聒嗓”的“聒”应读“guō”,“聒嗓”的“嗓”应写“噪”。
故选C。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钱江晚报举办的这项评选活动, 昨晚9时,网络投票达到255782人次。
②陈列室里摆放着他花了近十年时间 来的一千多个各式各样的贝壳。
③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对 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意义重大。
A. 截止 收集 缓解
B. 截至 搜集 缓解
C. 截止 搜集 延缓
D. 截至 收集 延缓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学习认真、踏实,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好为人师,总能主动、热情地为我们解答问题。
B. 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事件中,一座教堂里的各色人等共同面对惨绝人寰的日军的故事。
C. 因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政府也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转变为管理者、监督者,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
D. 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初学者在牛刀小试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的人群,否则无法传播流行。
B. 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C. 现在,有些教育改革的专家在争论什么“苦读”还是“乐读”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苦不苦,乐不乐,关键在于爱不爱?
D. 文字中要见作者的内在心情,而非去伪造他人的心情;写作是为天地立心,而非放心(把心放于外,只见事事物物,不见生命和性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