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26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4年10月10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西方世界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有意曲解中国形象,在国际舆论场上试图遮掩、弱化中国声音与话语。中国与西方国家处在不同文明的话语体系与文化逻辑之中,长期以来缺乏文化共识与对话基础。在跨文化传播中,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化,由于传受双方的信息解码规范与所处语境并不相同,因此在国家交流的过程中存在自说自话的现实情况。加之中华文明对外部世界而言自带神秘光环,根据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本就身处高语境文化范畴,信息存在于物质环境之中且内化在个人社会共识之内,而非简单附着于文字表面,“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典型叙事风格给外部世界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不少挑战。在国际传播实践过程中,由于传统和文化的历史惯性,我国的外宣思路带有较强的内宣风格,对“内外有别”重视不足。为了让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内嵌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输出的内容通常简化为简单的审美符号而非观念符号,并通过典型的传统中国元素不断加强“自我东方化”的刻板印象,也让国外受众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单一且流于表面的印象,导致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当今国际传播体系中,要在“西强我弱”的现实格局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仍需不懈努力。
  国际交流不仅仅依靠新闻媒体机构,更多的是通过全球性的社交平台寻求更广泛的公众参与。游戏作为“娱乐”“竞技”的一支,代表着一种无关盈利的休闲活动,自然与具有强目的性的新闻、宣传片等形成了鲜明对比。斯蒂芬森在传播游戏理论中,对游戏给予玩家的主体性感受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游戏这种行为体验虽然比较浅层,面临较少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道德约束和价值选择,但强调了个体进行自我取悦的过程,这种愉悦的体验较少受到社会现实的干扰,个体通过相同的娱乐偏好以游戏为中介,形成了纯粹的游戏文化群体。
  鉴于游戏的这一特质,我国走向海外的几款游戏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弘扬中华文化的任务。《万国觉醒》将游戏设定在一个架空的战场,玩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军队进行战争,缔造文明,这种设定不仅给予各国玩家文化归属感,也给了他们了解其他国家文明的机会。《原神》以世界文明为背景,架构了七大国度的“提瓦特”大陆,为海内外玩家理解中国语境下的不同文化提供了共享的场景基础。想要理解高语境文化内容,需要观念和行为的长期积累,但同一游戏语境在短时期内为玩家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理解基础,减少高低文化语境产生的文化折扣,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间的分享、参与和体验,有助于国际传播的双向互动。
  因此,游戏这种传播模式在满足休闲放松的娱乐过程中,将文明故事“去意识形态化”,而且以玩家为中心、共享游戏文化的特征,与如今国际传播策略由“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的转向不谋而合。改革开放至今,国家对外宣传策略已经从“向世界说明中国”到“讲好中国故事”,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游戏传播这种行为弥补了单向对外传播的说明性框架的弊端。这种个体的游戏自主行为,扩大了多元主体沉浸式的场景参与,打破他国叙事下的刻板印象,与其他传播媒介实现优势互补,开拓新的话语场域,促进了国际传播的多通路发展。
  在出海的过程中,游戏中的文化努力也经历了由简单的符号拿来主义,走向深度文明交流的过程。对文化符号的化用是游戏产业进行在地化的常用策略,玩家借由游戏文化场域中从现实取材的虚拟风景、节日活动,沉浸式参与各种文明,在娱乐休闲中找到自我文明归属感,而且能够体验文明差异带来的火花碰撞。例如,在日本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游戏设计,取材于《源氏物语》,更能体现物哀思想下的日式美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文明本就身处高语境文化范畴,对外部世界而言自带神秘光环,以致在国家交流过程中出现自说自话的现实情况。
  B.游戏代表着一种无关盈利的休闲活动,自然与目的性强的新闻、宣传片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斯蒂芬森对此给予肯定。
  C.在出海的过程中,中国游戏中的文化努力体现在对不同文化纵深度的挖掘建构,使玩家们看到中国对他国文化的尊重。
  D.用世界文化元素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避免了用中国元素讲中国故事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已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展现中国美好的形象,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B.材料一以《原神》为例,是为了说明轻松愉悦的游戏语境能减少高低文化语境产生的文化折扣这一观点。
  C.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等论证方法,从多方面阐述“用世界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D.材料二用习近平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形象”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打破西方话语霸权。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浙江卫视综艺栏目《奔跑吧,兄弟》购买韩国某综艺节目版权,仿照其节目形式,在中国制作播出,成为我国综艺节目中的现象级爆款。
  B.1963—2023年,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医疗队员3万余人,培养了大批当地医疗护理人员,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C.迪士尼买下电视剧《人世间》的海外发行权。希望通过该剧超越时代、民族、文化的“爱的伦理”的展现,获得海外观众的共情与共鸣。
  D.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已经在全球19个国家开设25家鲁班工坊,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53家联合实验室建设。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讲好中国故事”,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5.中国文化对外传输为何效果不佳?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关连长
  朱定
  “第三连关连长是个优秀的战士,”团政委对我说,“也是个优秀的党员!就是文化程度低一点, 这一次你去当文书,要好好学学他的榜样,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同时在文化方面要帮他克服困难。”
  第二天我就来到连部,三连刚解放杭州回来,暂时驻在公路旁的一个庙里待命。我找到一个通讯员,他把我带到最后一间房里。这房间,大概是用来堆破东西的,到处歪歪斜斜地放着一些破破烂烂的桌子凳子经台等。在这些破东西中间,硬挤出一丈多地方,地上铺了点稻草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