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946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至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付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整持大氏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
  (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拥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为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提供极好的条件
  B.只要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我们就一定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C.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核心工作是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D.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做到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建设的问题,木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材料一毛泽东讲话旨在表达老一代领导大的美好愿景。材料二习近平报告重在提出新一代领导人的重大决策。
  C.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工作主要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制度三方面入手。
  D.艰苦奋斗的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是我们在经济战线上获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论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一段从经济建设的困难、战胜困难的经验以及条件等层层铺设来表达经济战线获得胜利的决心。
  B.材料二中三则资料均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推出了中国建设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
  C.材料一、二均采用层递式结构展望未来,描绘了两个时期中华民族在振兴道路上的壮丽蓝图。
  D.材料一、二均为纲领性文件,站在国家领袖的高度对国家建设作了建设性前瞻性的规划。
  4.习近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如何实现毛泽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目标?请结合材料二作具体分析。(6分)
  5.两位领袖在报告中都体现了鲜明的“领袖风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睡二指
  王愿坚
  1935年,镇蛟岭……突起的峰峦、茂密的树林。一支不大的部队正沿着这丛林中的小路急匆匆地走着。这是个奇怪的行军行列:从队首到队尾扯着一条绳子,战士们一个个紧抓住绳子,脚步踉跄地往前赶。
  这便是他所指挥的那支红军游击队。
  这天,秘密交通送来了上级的命令:要他们立即动身赶到武功山区,和大队会合,共同进行一次大的战斗。命令像钢钉砸在铁板上似的:必须在五天内到达!但是,他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