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840字。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得分:________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长达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曾是这样一幅不堪的图景:
  港督权力无边,28任港督任命从不征求港人意见,施政无须向香港民众负责;制定歧视华人法律,以“盗贼横行为由”限制华人夜间行走,肆虐50多年后才被废止;自诩文明先进,但在香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实施免费小学教育、才使用社会保障的名称,比英国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1984年前,香港立法局没有一个经选举产生的华人议员。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占人口98%的华人是名副其实的二等公民。
  150多年间,香港始终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痛。母子分离,割不断血脉相连。150多年间,备受煎熬的香港民众从未忘却祖国,从未冷却炽热的爱国之情。
  1978年,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便着手思考谋划解决“香港主权”问题。是年4月,国务院成立港澳事务办公室,召开第一次港澳问题会议。1979年3月,邓小平在北京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时强调:“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1982年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第一次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的办法,推进国家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正是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气度和胸怀,邓小平缜密地思考和谋划香港回归问题。所以,当中英两国政府最高层正式过招时,他已成竹在胸。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带着马岛战争胜利的骄矜之色来到北京。这时的她信心满满:香港问题大不过马岛,可以强势解决。但这一次,“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
  面对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依然有效”,邓小平坚定鲜明亮出三点立场。第一,关于香港主权:这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第二,关于1997年后中国怎样管理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关于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过渡期不出现大的波动:两国政府抱着合作的态度共同解决。这三点主张,为此后双方谈判明确了方向、确定了基调。
  没有哪个殖民统治者,会心甘情愿地将侵占的土地交还本该拥有她的本国人民。从1982年9月到1984年9月,中英双方分两个阶段先后进行了27轮会谈和谈判。
  英方始终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所谓“主权换治权”,企图只是把主权还给中国,但管辖权仍留在自己手上;所谓“最大程度的自治”,企图阻挠香港特区直辖于中央政府;所谓派驻“英国专员”,企图将未来香港特区变成一个英联邦成员或准成员;所谓“不在香港驻军”,企图限制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凡此种种,无理,无据,无义。
  谈判过程充满激烈较量。中方事实在握、真理在手,对原则问题寸步不让。
  在关键和胶着时刻,邓公一言九鼎:在港驻军一条必须坚持,不能让步!“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位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草签了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各界为之振奋,金庸先生在第一时间撰文,称赞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天才的设想”,“一言可为天下法,一语而为百世师”。香港人心趋定,股市迭创高峰,此轮牛市维持长达四年之久。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邓小平对此曾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评说,“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
  材料二:
  走过四分之一世纪的风雨历程,时间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写下变与不变的生动注脚——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没变,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始终稳固。不变之外,是香港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巨变。
  经济发展被誉为“香港奇迹”,人均GDP由回归前的19.20万港元增至2021年的38.71万港元。2021年香港交易所现货股票市场日均成交金额达1667亿港元,是1997年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长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期间,香港华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备受歧视,遭受压迫,甚至立法局没有一个华人议员。
  B.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持的第一次港澳问题会议明确了香港的主权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办法,谋划香港回归问题。
  C.撒切尔夫人计划强势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针锋相对,亮出三点鲜明立场,迫使撒切尔夫人立即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当想法。
  D.香港胜利回归25年后,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没变,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始终稳固、经济社会全面腾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华人人口众多,却是“二等公民”,曾被限制夜间行走。
  B.中英会谈关键和胶着时刻,中方事实在握、真理在手,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C.中英两国草签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后,香港各界精神振奋,股市迭创高峰。
  D.香港回归后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参与重大建设,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下列选项,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头描绘香港华人遭受英国殖民者压迫的图景,将“中国人民心中的痛”具象化,为下文叙事作铺垫。
  B.“一国两制”是推进国家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体现了政治家邓小平的过人智慧,与前所未有的气度和胸怀。
  C.“铁娘子”指撒切尔夫人,“钢铁公司”比喻坚强有力的香港人民,以及香港人民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D.材料二用一系列翔实、准确的数据说明香港回归25年后经济社会的全面腾飞,前后对比,发展情况一目了然。
  4.香港经济社会全面腾飞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4分)
  5.香港成功回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说说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的生命之歌
  贺捷生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九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那时,我刚刚出生十九天。
  我哭着来到了这个世界,可难为了戎马倥偬的母亲。部队长征在即,我这刚出生的婴儿是随行,还是忍痛割舍?父亲把一位最忠厚、最亲近的亲戚找来,对他说:“部队这次走得很远,要越过千山万水,越往前走,气候会越冷。毛毛刚刚出生,实在是没法带走,留给你抚养,好吧?!”亲戚满口答应,说,回去找个奶妈,过两天来接。分手时,父亲还给了他一些钱,可是左等右等,那位亲戚没来接。父亲着急了,亲自去登门拜访,却一头撞在门环上。邻居说,全家人几天前就都搬走了。父亲当然明白人家有顾虑,也理解人家的顾虑。回来对母亲说:“他是怕我们连累他。”父亲沉默了一会儿又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