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00字。

  2024-2025学年南昌三中教育集团初三摸底测试语文
  命题人:  审题人: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的世界丰富多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的这一名句,表达了对祖国秀美山水炽热的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句名言,让人心中充满力量。那些经典篇章中文字的________力,让我们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担当(   )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1.(2分)请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炽_______         (2)(mèi)________
  2.(2分)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我们能领略到无数的美景。诗词如同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似_______灵动的画卷,展现出生活的多彩。小说则像神秘的宝库,充满着未知的惊喜。文学,是心灵的栖息地,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宁静。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词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B.诗词如同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彩。
  C.诗词如同璀璨的明珠,发出着迷人的光芒。
  D.诗词如同璀璨的明珠,放射着迷人的光芒。
  4.(2分)下列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幅      B.一卷        C.一张      D.一册
  5.(2分)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中,一位同学发表了一段关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演讲。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要是不学习传统文化,那简直就是数典忘祖。
  B.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否则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祖先的大不敬。
  C.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当以敬畏之心去学习和传承,要是对传统文化视而不见,那可就太不应该了。
  D.传统文化那可是相当重要啊,我们要是不重视传统文化,那就是忘本,就是没文化的表现。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秋夜思
  张籍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①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②。
  【注释】①布帆无恙:指旅途平安。②剡(shàn)中:今浙江嵊州一带,这里有很多名山。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①断人行②,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①戍鼓:戍楼上的更鼓。②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6.(2分)下列对两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夜思》中“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B.《月夜忆舍弟》通过描写边塞秋夜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C.《秋夜思》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月夜忆舍弟》语言沉郁顿挫,情感深沉。
  D.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7.(2分)请分析两首诗歌在内容或写作技巧上的相似之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游庐山记(节选)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①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