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830字。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融合了大象、犀牛、虎豹、鸟雀等意象,一座“四不像”神兽巍然挺立。神兽背上,祭祀者头顶华美铜尊跪坐,再现了古蜀国祭祀的场景。近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出现了这尊通高1.589米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
铜像散发着古蜀文化的神秘与魅力。鲜为人知的是,它是由出自三星堆不同考古区域的文物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跨坑拼接”而成,其组件分别来自2021年三号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1986年二号坑出土的铜尊口沿以及2022年八号坑出土的铜神兽。
这是去年3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腾讯签约合作后,联合项目组开展的首个试点文物模拟拼接项目。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借助人机协同模拟技术,先完成“数字拼接”,再进行实体文物拼接。
那么,AI是如何实现拼接的?
第一步是确认不同坑的文物能否拼到一起,以往要靠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但在该项目中,通过AI智能计算分析文物的三维模型,团队成员提取文物的几何特征信息,计算特征相似性,就能得出拼接的匹配度,这被形象地称作“兄弟相认”。第二步是做“矫形手术”,即AI会基于几何分析、变形的裂缝检测和矫形算法,对文物变形的部分进行矫正。最后,AI根据形状分析的对称性补全算法“查漏补缺”,给文物修复专家提供文物原貌的多种猜想参考。
此次探索的意义不止于文物复原。“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的模拟拼接,使得团队逐步研发出AI辅助考古研究与文物修复的多个算法模型。目前,该算法已在模拟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该团队还发挥智能计算优势,辅助文物考古专家进行文物病害分析。如根据文物的三维模型,利用几何学和物理引擎的AI算法,便捷测量并计算分析文物的裂缝长度、各横截面几何半径数据、不同拼接位置的匹配度等,这可以为专家进行文物劣化病害分析与文物保护修复提供量化支撑依据。
未来联合项目组还将开展AI辅助考古线绘图工具研发,提升我国文物考古研究的工作效率。
(摘编自《AI技术助三星堆文物“新生”》)
材料二:
电影《流浪地球2》中,图恒宇把女儿的意识上传到超强计算机,出现了拥有自我意识的数字图丫丫。这一情节体现了克隆数字人技术的终极阶段——数字永生。
数字永生可以理解为利用AI技术,将人类的形象、声音、思想用数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利用AI技术,考古界拼接三星堆中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全新创造了艺术作品“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
B. 相较于依赖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进行文物拼接可行性论证,AI智能构建三维模型进行分析更加科学和高效。
C. 数字永生是克隆数字人的终极阶段,更强调数字人自主意识和自我涌现能力,更接近生命的真正意义。
D. 要实现数字永生,人类需面对生命的同一性和主体性问题,并解决人脑结构理解、数据处理和算力等难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AI辅助考古研究与文物修复的算法模型和辅助考古线绘图工具的成功研发,支撑并促进了文物考古研究工作。
B. 如果数字永生得以实现,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生命、死亡以及生活的意义等传统认知将经受重大挑战。
C. 欧洲议会正式通过的《人工智能法案》强调构建“可信赖人工智能”,这为数字永生的伦理规范打下了基础。
D. 人工智能助力文物复原“新生”和人类意识“复活”,当前在文物考古和数字生命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数字永生面临伦理问题观点的一项是( )
A. 有人通过AI技术复活已故去的偶像,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度,在一些平台上吸引巨大流量,但伤害了偶像亲人。
B. 数字殡葬借助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技术还原逝者音容笑貌,“电子墓碑”供亲人缅怀哀思。
C. 雪村战斗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手中发现一张女性照片,经数字复原后,照片上的形象引发人们的网络寻亲行为。
D. 上海永福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在获得家属授权后,利用数字人技术让71年前牺牲的烈士用乡音念出家书。
4. 请结合材料一,简述AI技术如何助力文物考古研究
5. 如何保障数字生命技术始终向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砸琴
张炜
琴棋书画,琴是摆在第一位的。琴是中国古琴,但延续到后来,各种琴都受人喜爱了。这里的人特别喜欢一种蟒皮制成的琴,因为它的声音仿佛来自海滩深处,听起来格外撩动人心。许多人听了,都觉得这声音有一种说不清的诱惑力。由于专门的乐器店少见这种琴,所以就要倚仗当地的制琴师傅。有名的师傅都是祖传的,他们个个身怀绝技,遵守传儿不传女的老规矩。爱琴的人不一定是弹琴的好手,他们只是爱,只是精于收藏而已。收藏是一种奇怪的嗜好,是一种癖,一旦迷上就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