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007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课内基础知识部分(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湮(yān)没        侮(wǔ)辱       抉择        重创(chuàng) 灰犀牛      大肄屠杀
  B. 歼(qiān)灭        障碍            接载(zài)  寒噤(jìn)    压舱石       言不由哀
  C. 佯(xiáng)装      泡(pāo)桐      脱胚        嘱(zhǔ)托    度难关       千军雷霆
  D. 追剿(jiǎo)       井陉(xíng)      沉疴        罹难           铆足劲       幡(fān)然觉醒
  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当前,国内外形式复杂严峻,各方面挑战空前绝后。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A. 空前绝后 B. 如履薄冰 C. 见叶知秋 D. 痛定思痛
  3.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喻于义(知晓)        回虽不敏(聪敏)    天下归仁焉(称赞)        虑而后能得(得到)
  B. 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    请事斯语矣(实践)    怵惕恻隐之心(恐惧)    保四海(安定)
  C. 质胜文则野(华美)        迩之事父(侍奉)    譬如平地(平坦的地方)    仁之端也(萌芽)
  D. 致知在格物(推究)        若火之始然(这样)    一日克己复礼(一旦)    贼其君者(伤害)
  4.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而不仁            就有道而正焉        皆知扩而充之矣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B. 仁以为己任        《诗》可以兴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皆以修身为本
  C. 由是观之            泉之始达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人之有是四端也
  D. 其恕乎            欲治其国者            谓其君不能者                先致其知
  5.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敏于事而慎于言 B. 有一言而终身可以行之者乎
  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D.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知止而后有定 B.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非礼勿视
  C. 知者不惑        任重而道远 D. 先诚其意        足以保四海
  7. 下列文化常识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都属于新闻通讯,将事实和背景、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的写法值得学习。
  B. 《大学之道》论说的“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被宋代朱熹列入“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据传为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D. 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韩愈的《师说》中提到的“小学”在周代是指“童子之学”,习其书与句读。
  非课内基础知识部分(共18小题,129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铁大桥院、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等多家央企参与设计建造的深中通道30日通车试运营。至此,这座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圆满完成建设,深圳、中山正式进入“同城时刻”,往来珠江口东西两岸车程缩短至30分钟以内。深中通道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伶仃洋入海口北部水城,北距虎门大桥约30千米,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千米,东起深圳机场互通立交,跨越珠江口,以特长海底隧道穿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