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600字。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
赵鑫珊
相关链接
1. 作家作品简介
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1961年至197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土地、粮食、人口研究。1978年至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1983年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出过四十六本书,包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哲学与当代世界》《哲学与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功过》《人类文明之旅》《贝多芬之魂》《莫扎特之魂》《普朗克之魂》《建筑是首哲理诗》《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建筑面前人人平等》《希特勒与艺术》《人脑、人欲、都市》《莱茵河的涛声》《三重的爱》《病态的世界》《不安》《是逃跑还是战斗?》《天才与疯子》《赵鑫珊散文精选》《赵鑫珊文集》(三卷)《人-屋-世界:建筑哲学和建筑美学》等。
2.有关资料
赵鑫珊,现为上海社科院德奥文化研究所所长,是个高产的作家,出过四十多部著作,内容涵盖了量子物理学、生物学、数学、哲学、文化史、音乐、建筑、文学等诸多领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赵鑫珊是个大家,也是个杂家。他一方面沉醉于形而上学的哲学深思之中,关于本体论、关于生命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普朗克物理哲学,他甚至深入与物理哲学相关的科学领域;另一方面,他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世界,写出关于贝多芬、莫扎特的评论文章,他对希特勒与艺术关系的阐释可谓是独辟蹊径。他的散文随笔文笔优美,行云流水般舒畅,予人以启迪。如果从1982年他开始写作《贝多芬之魂》算起,二十多年来几乎平均每年一本。令人惊叹的是,这样高的写作速度,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质量。无论观点还是材料,都有思想价值和很高品位。
3.名家品评
当年上大学时曾自诩爱好哲学,可一天当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哲学时,我竟不知如何回答。后来偶然在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文中作者称他最喜欢的哲学定义是: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作者称,当他第一次读到这个定义时,宛如看见一道劈开茫茫夜空的闪电,照亮了他的心灵,使他想到苏东坡读《庄子》时发出的感慨:“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而这也正是我读他这篇文章的感觉。于是我记住了这位作者的名字——赵鑫珊。
多年以后的某一天,我在书店发现一套三本的《赵鑫珊文集》,只看了篇首的自序,便已爱不释手。自序中赵鑫珊称他的志向是做个大磨盘,上盘是文科,底盘是理科,中心轴是哲学,以对世界人生的好奇与激情为动力,试着将一些世界的问题碾碎,最后流出散文诗般的段落与句子。这本文集是他在六十岁时,从以前磨出的产品中精选而成。文集主题只有六个字:科学、艺术、哲学。正如他的名字——鑫,三金为鑫,上边一个代表哲学,底下两上分别为科学与艺术。
……为哲学恢复名誉,将其纳入科学与艺术的运行轨道,正是这本文集的目的所在。
文学与哲学是两片古老的土地,人类精神的土地。人类精神也会饥饿,也需要粮食。赵鑫珊便是这两片土地上的“自耕农”。这套一百余万字的文集正是他辛勤耕耘的收获。
                          张旭《怀着乡愁的冲动---读〈赵鑫珊文集〉有感》
课文赏读
【语言卡片】
1.字音字形
废墟(xū)     无动于衷(zhōng)    符(fú)咒        蕴(yùn)藏(cáng)
惊愕(è)      谔(è)              出类拔萃(cuì)   气势磅(páng)礴(bó)
燥(zào)枯燥     蕴(yùn)蕴藏     绚(xuàn)绚丽
噪(zào)聒噪     愠(yùn)愠色     殉(xùn)殉国
躁(zào)急躁     瘟(wēn)瘟疫     徇(xùn)徇私
愕(è)惊愕       靡(mǐ)风靡
谔(è)一士之谔   糜(mí)糜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