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63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l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
  一、(每题2分,共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1. 下列对文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真的猛士”在这里既指以刘和珍为代表的革命者,也指像鲁迅这样的“后死者”。
  B. “敢于直面”和下句的“敢于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决不回避的意思。
  C. “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面对反动派统治下悲惨凄凉的黑暗现实。
  D. “造化”指自然界;“为庸人设计”中的“为”字,读作“wèi”,意为给、替。
  2. 下列对文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哀痛者”是指看到黑暗的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苦难;“幸福者”是指为国为民牺牲,为改变人民的命运而牺牲。
  B.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是要表达对死者的哀痛,一是要表达对当局及无耻文人的控诉。
  C.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这是肯定的说法,意思是,作者希望救主降临,让人们忘记悲伤,“更奋然前行”。
  D.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唤醒“庸者”,使他们不忘却,牢记血债必须血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句含意的能力。
  C.“惨淡的人生”指悲惨凄凉的现实,“淋漓的鲜血”指刘和珍等勇士们的流血牺牲和斗争。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句含意的能力。
  C.“作者希望救主降临,让人们忘记悲伤”错误。作者是不希望人们忘记,所以想要写一点东西来唤醒庸人,提醒他们不要忘记勇士的鲜血,要奋然前行。
  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B. 满想在这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刚入党后的一点钟内,就要离开这块令人陶醉的土地。
  C. 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D.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4. 高二13班打算在新学期举办“屈原文化周”,希望通过丰富的活动,带领学生重温屈原精神。下列语句,都可作为本次活动主题的一组是(   )
  ①留得正气凌宵汉,著成信史照尘襄。
  ②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
  ③三户兴亡空慨叹,九歌哀怨末消沉。
  ④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⑤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⑥是客怀沙赋远游,波深千尺半含愁。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⑥
  5. 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包括: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如“隐公元年”;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始元六年”;干支纪年法,如“岁在癸丑”。
  B. “前四史”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它们都是纪传体断代史史书。
  C. “诸子百家”是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儒、道、墨三家影响最大;按古籍分类标准,儒家典籍归属经部,其他归属子部。
  D. 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这些作品运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