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9630字。

  河西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调查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6分, 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个诗人,却因为各种因缘,有机会走进很多地方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最使我震撼的,是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历史文化精品展。那么多展品,或朴拙或华美、或雄浑或纤巧,       。它们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我们这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瑰宝,大美不言,却闪耀着无声的光华。偌大展厅的展品遵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辗转迂回间,我忽然明白,我看到的,其实都是时间,      的展品,其实都只是时间的各种幻象。最初的展品,其实是由自然做出的选择,散布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了有形的博物馆,有了人为的拣选。我不否认人为拣选之于它们的意义。但我想,最终,时间依旧是唯一的评判者。只有经历过时间,       后,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被保留下来,或者,再往遥远的将来想一想,最终,这些有幸保留下来的展品或许也会       。
  (   )是的,诗歌不是学术研究,不是论文,不需要缜密、翔实的考证,也不需要确凿、科学、正确的结果,但是它需要有温度的感知,有个性的表达,需要独特的体验和收获,我必须去感知、抓住并呈现它们。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胜枚举  形形色色  洗心革面  风流云散
  B. 琳琅满目  形形色色  洗尽铅华  烟消云散
  C. 不胜枚举  形神兼备  洗尽铅华  风流云散
  D. 琳琅满目  形神兼备  洗心革面  烟消云散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偌大的展厅按照历史年代把展品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B. 偌大展厅的展品按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C. 偌大的展厅遵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让人浮想联翩。
  D. 偌大的展厅按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想我应该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B. 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最想做的。
  C. 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愿意用诗歌这种我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D. 基于这样的理由,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自己应该有的想法。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调差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①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不胜枚举:不能够一个个地全部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根据前面的“那么多展品”和后面的“文明的瑰宝”,说明东西多而且珍贵,所以应填成语“琳琅满目”。
  ②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形神兼备:形容形态和神情都刻画表现得很充分。此处用于修饰“展品”,故用“形形色色”,形容“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③洗心革面: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洗心革面”是指人的。洗尽铅华:洗掉伪装世俗的外表,不施粉黛,不藏心机,具有清新脱俗、淡雅如菊的气质。此处指物经过时间的洗礼后,故用“洗尽铅华”。
  ④烟消云散:比某些思想、情结或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风流云散:像风一样流走,像云一样飘散,指原来聚在一起的人零落离放。此处指物“展品”,所以用“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是指人的。
  故选B。
  4. 下列句子与《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D.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戊申晦” (《登泰山记》) 兼用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此类纪日法依序还有朔、既望、望。
  B. 六艺经传,“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 “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
  C.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D.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是有联系的,有的相同或相近,如姚鼐字姬传、白居易字乐天、苏轼字子瞻:有的含义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