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9150字。
绝密★启用前
邯郸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表面上,种子拥有致命毒素似乎是很合理的,这是一种自然的适应性改变。毕竟,为了保护种子。有什么办法比杀死任何想要吃掉它们的东西更好呢?但实际上,从令人讨厌到真正致命的这个进化步骤要复杂得多。当一粒种子受到攻击时,植物的当务之急就是让攻击者停下来,这也是苦味、辣味和灼烧感很常见的原因。直接的生理不适赶走了种子掠食者,并告诫它们不要再来。它们甚至可以将这个教训传递给其他同类。相反,毒素可能需要过几个小时或几天才能发挥效力,这样就无法阻止正在掠食种子的攻击者了。理论上说,像蓖麻毒蛋白这样无味的毒素可能会让一只动物吃光一棵蓖麻植株的所有种子,然后离开,并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死去。因此,引发不适感的化学物质可以阻止各类种子掠食者,而致命的毒素只能消灭单独的掠食者,这是一场持久战。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进化诱因促使一些毒素不断变强,导致像蓖麻毒蛋白这样的化合物具有几乎令人难以理解的强大效力?
“似乎没有明显的答案。”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德里克•比利告诉我。我有段时间没联系他了,但当我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这位种子研究方面的“神”总是慷慨地帮助我。他解释说,种子的毒素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不同的攻击者。为了使一只动物感到轻微胃痛,并警告它不要再吃这种种子,而进化出来的物质,也许对另一只动物来说是完全致命的。或者,需要好几天才能使大型生物死亡的一种毒素,也许在几秒之内就能杀死昆虫,只要昆虫误食一口便可以迅速地阻止一次攻击。“或者说,整件事可能是一次偶然事件。”他沉思了片刻,然后再一次提到了蓖麻籽的例子,“蓖麻毒蛋白是一种可以在初期轻易调动的贮藏蛋白,它的毒性也许只是一种有用的副作用”。不过,关于所有有毒的种子,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不管它们的毒性如何,植物都必须创造出传播它们的方式。因为,假如植物无法移动它们,保证它们的安全也是徒劳的。对于蓖麻籽而言,解决方式包括两点:一个能将成熟种子抛到离母株35英尺(约11米)远的、会爆裂的豆荚,以及一个附着在种子外的、使种子对蚂蚁产生吸引力的营养包裹。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成熟蓖麻植株附近的场景都差不多:豆荚爆裂开来,种子飞了出去,而几千只蚂蚁则忙着把种子拖回它们位于地下的巢穴。回到巢穴后,它们吃掉了种子外的食物包裹,而种子则毫发无损地埋在地下等待发芽。出乎意料的是,还没有人研究过这种食物包裹是否无害,抑或是蚂蚁已经对蓖麻毒蛋白形成了一种免疫力。不管怎样;这种巧妙的体系使蓖麻籽在不放弃传播能力的基础上变得极为致命。另一方面,解释香豆树种子中出现香豆素的原因则更难一些。
尽管严格说来,香豆素只有在霉变或化学物质改变的情况下才能成为灭鼠毒药,但这种化合物似乎仍然不太可能让啮齿动物传播种子。即使是最纯粹的香豆素也会对啮齿动物的肝脏造成严重破坏。它的毒性最初就是在一项对实验鼠所做的实验中被发现的,之后它就被禁止用作食物添加剂了。日常饮食中添加了香豆素后,这些实验鼠体重不断减轻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受到攻击时,有些种子可让掠食者产生直接的生理不适,以赶走它们;而有些种子则因毒素效力慢,无法及时阻止掠食者。
B. 种子的毒素对不同的攻击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它会选择一种动物对其警告,甚至会杀死这种动物,并决定其死亡时间。
C. 一般情况下香豆素不会成为灭鼠毒药,而实验证明当实验鼠吃了添加香豆素的食物后,其肝脏会严重受损,甚至长出肿瘤。
D. 香豆树种子中 香豆素浓度最高,但我们不确定其中的香豆素的含量是否在增加,也不确定啮齿动物吃完之后是否就会死亡。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蓖麻毒蛋白这样的毒素发挥效力的时间不定,但最终可能使掠食者致命,这说明阻止正在掠食种子的攻击者并不重要。
B. 蓖麻籽利用爆裂的豆荚将种子弹出去,靠营养包裹吸引蚂蚁将其拖到地下巢穴,这样即便是蓖麻籽有毒,也能得到传播。
C. 香豆树下的刺豚鼠、松鼠和棘鼠的饮食所含的香豆素很多,而它们食用后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原因值得人们研究。
D. 文中并没有介绍香豆树种子采取的另一种传播方式,但从“撒手锏”一词可以推断、香豆树的另一种选择会更有效。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A. 野生河豚含有的毒素较为稳定,常见的烹调方式不能完全去除。
B. 考拉靠胃肠道中活跃的微生物分解桉树叶中的毒素。
C. 小孩子误食一颗黄花夹竹桃种子,或成年人误食8~10颗种子即可致命。
D. 萱草的根部有毒,中毒的人多数是把它跟可以吃的黄花菜相混淆了而误食。
4. 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5. 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科学性、准确性、通俗性。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它会选择一种动物对其警告,甚至会杀死这种动物,并决定其死亡时间”理解错误,依据常识,种子没有主观判断。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A.“这说明阻止正在掠食种子的攻击者并不重要”推断错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分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泉涌
关仁山
太行山上有悬崖绝壁,有巉岩山洞,叮叮咚咚山泉响。阳光轻轻地落在山路上,泉水闪着光泽。各种鸟在泉眼处叽叽喳喳唱歌,充满生气,袅袅升腾的炊烟,缓缓化入云彩。
太行山人,对幸福的理解是朴素的,简单的——有石头房,有柴米油盐,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贴心贴肺地过日子。这一切说来简单,这里的风景却深奥无比,极有韵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