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40字。

  南部中学初2023级第三学期第一次学月检测
  语 文 试 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姓名、考号、班级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3.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4.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溃退( kuì)     篡改( chuàn )   遁形( dùn )   殚精竭虑( dān )
  B.缥碧(piǎo)  浩瀚( hàn )     镌刻( juān )   惨绝人寰 ( huàn )
  C.要塞(sài)      歼灭(jiān )      轩邈(miǎo) 卓有成就(zhuó)
  D.仲裁(zhònɡ)  藻荇(xìng )      着舰(zhé)  惊心动魄(pò)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横渡     铭记      拨款       催枯拉朽
  B.抵赖     杀戮      遗嘱       芳草萋萋
  C.凛冽     泻气      桅杆       梦中呓语
  D.彰显     娴熟      妄图       苍海桑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霍董事长白手起家,靠自己多年的努力拼搏与精心经营,创立了如今的霍氏集团。
  B.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每道工序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大师们的追求令人感动。
  C.他的一番话振聋发聩,让许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学生醒悟过来。
  D.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加大“文化进校园”的宣传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B.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下一年如何深化企业改革的问题。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
  D.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好的劳动教育让人终身受益。要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就要上好每一节劳动课,   ,   ;   ,   。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
  ②好的劳动课注重实践,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
  ③一堂好的劳动课,还要注重教育效果
  ④上好劳动课,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⑤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②①③⑤④ D.④③①⑤②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隐居山中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
  B.《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范仲淹、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D.《使之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详细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C.“目瞪口呆”“发泄情感”“甩在地上”“大致精确”的短语结构都不相同。
  D.“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根本没有一点坚强的信念。”中加点词“可怕”“敌人”“是”的词性依次是形容词、名词、动词。
  二、古诗文阅读(共28分)
  (一)文言文阅读(8-10题,每小题3分,11题6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