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80字。
《阿Q正传》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填空:
1.记字音
①舂米( ) ②犯讳( )
③伶仃( ) ④揪住( )
⑤虫豸( ) ⑥疮疤( )
⑦小觑( ) ⑧醉醺醺( )
⑨敌忾( ) ⑩托庇( )
⑪譬如( ) ⑫热刺剌( )
2.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 ① ,字 ②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③ 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小说集 ④ ,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 ⑤ ,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秋夜》《过客》等23篇散文诗。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间或(jiàn) 行状(xíng) 舂米(chōng) 托庇(bì)
B.估量(liàng) 口讷(nè) 鄙薄(bó) 诧异(chà)
C.调笑(tiáo) 擎起(jíng) 踉跄(qiàng) 小觑(qù)
D.穿凿(zuō) 奚落(xī) 唾骂(tuò) 敌忾(kài)
2.下面语段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先生的文章爱憎分明,对反动势力深恶痛绝;寓意深刻,讳莫如深。而有些壁上观式的议论,虽也不乏针砭,但因没有切肤之痛,不是发自内心,故而徒有其表,或者是为自己粉饰一个“公正”的门面,或者成为千篇一律的口头禅,对反动派既无同仇敌忾之愤,又不能收到警诫世人之效。
A.深恶痛绝 B.讳莫如深 C.千篇一律 D.同仇敌忾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洋鬼子”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全是因为他剪了辫子,不能做官了,这说明未庄人的保守。
B.阿Q称钱太爷的大儿子是“假洋鬼子”和“里通外国的人”,说明阿Q是爱国的。
C.“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他之所以“耸了肩膀等候着”是因为他知道逃不脱,不如让他打。
D.选文的结尾处写阿Q“有些高兴了”是因为他的精神胜利法起作用了。
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童,童生的别称。明清科举制度,凡在县学列名学习准备考秀才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也俗称“文童”。
B.土谷祠,旧时祭祀土地神祈求五谷丰收的地方。土谷,指土地神和五谷神。
C.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齐备叫太牢,后来也单称羊为太牢。
D.赛神,即迎神赛会。旧时的一种民间习俗,用仪仗、鼓乐和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酬神祈福。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________”于是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