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85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地相应位置,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相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心灵鸡汤”可以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激发受众的积极情绪,鼓励人直面挫折、挑战,改良心理图式,从而采取向上、向善的行动。受众通过心理环境的改善促进身体条件的转向,反之亦然,从而建立起心理与身体交互影响的亲密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鸡汤文化”具有具身性。“鸡汤文化”不仅滋补心灵、洗涤灵魂,还通过大脑的物理结构与心智的互动感应形成肉身动能机制和先验知觉,从而调适身体环境和情绪向度,进而产生积极心理,推动肉身行动。好的“鸡汤”能够激励人上进,教人正确面对人生,是积极的人生导师和正能量传播者,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鸡汤文化”建构的虚拟美好与肉身感知的现实压力形成较强的认知反差是“反鸡汤”文化流行的逻辑起点。“心灵鸡汤”书写的美好故事,提炼的哲理慧语,是他者的体会与认知,而青少年具身认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与感悟。时空转向与急功近利带来的压力与焦虑,驱动着他们在移动场域寻找减压或释放情绪的话语表达。“反鸡汤”大都是部分年轻网民在日常生活场域的细微感受与社会结构性现实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戏谑化的表达。“反鸡汤”通过对鸡汤话语的改造与创异,采用逃避策略来矮化主体性,否定正能量叙事和理想主义,建构灰色空朦的心灵世界,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
“心灵鸡汤”的浅表意蕴易成为“反鸡汤”嘲弄反讽现实的由头或者铺垫。“心灵鸡汤”缺乏深厚的逻辑基础、文化底蕴以及实质性的指导和具体的方法。“反鸡汤”代言人马薇薇认为:“心灵鸡汤的特质是给你立志,但是不给你操作方案。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反正明天也一样。”挪用鸡汤语式反映无力、无奈的社会现实;一些自媒体或者商业机构的公众号批量生产的鸡汤文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一味追求流量,而缺乏实际助力。凡此种种,让一些受众产生反感和厌恶,“反鸡汤”遂成为“逆意公众"进行抵抗、调侃、嘲笑的话语武器。
“反鸡汤”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价值观的群体挪用鸡汤文的语式、修辞或语境建构一套观念反转、情绪灰暗、抵抗主流的话语模式。与“心灵鸡汤”一样,“反鸡汤”话语也是刻意制造的情感文本。在传统媒体难以栖身的“反鸡汤”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弹幕、直播等多模态话语在网络空间形成一种参与式文化形态。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它是变质的文化快餐。“反心灵鸡汤”绝大多数自带嘲讽,嘲讽传统、嘲讽主流、嘲讽他人,甚至嘲讽自己,可谓一种“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反鸡汤”体现了人们在时代变动中的种种不适,通过反讽自嘲的话语来疏解焦虑、自我娱乐。
(摘编自漆亚林《“鸡汤文化”的生成逻辑与未来走向》)
材料二:
概括而言,鸡汤的故事语言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以意义(随意)作为链接的主要方式。鸡汤的语言柔软而且弹性很大。它是以随意任性作为它创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这样的语言感动而且解绑。它用一种纯粹的情操上的追寻来代替了事实上的理解,以一种纯粹的默想来取代具体的推
1.下列关于“心灵鸡汤”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心灵鸡汤”之所以能激发受众的积极情绪,改良心理图式,是因为它构建了虚拟美好。
B.“心灵鸡汤”是他人的体会与认知,青少年的认知来源于自身体悟,难以从中获益。
C.“心灵鸡汤”没有实质的操作方案,缺乏深厚的逻辑基础和文化底蕴,因而是负能量。
D.“心灵鸡汤”容易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一味追求流量,缺乏实际助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反鸡汤”发布者多为年轻网民,难以在传统媒体出现,但在网络空间的影响不容小觑。
B.人们容易被鸡汤语言感动是因为鸡汤的语言柔软且弹性大,语言体系缺少理性却有“名人效应”。
C.词语中具有的标题党特征使鸡汤文能够更好地抓住“我”的存在隐喻,从而切中读者的心理。
D.鸡汤句子流动和松散的特征易使读者在理解时只是相信想要相信的情绪而忽视了事实本身。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画线句中的“抒情主题”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渴盼外界的认可,最后方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B.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肢体来表现内心情感的。
C.我不找你,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因为在你心中我不重要。
D.我年轻时以为金钱至上,而今年事已迈,发现果真如此。
4.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给“反鸡汤文化”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4分)
5.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鸡汤文化”健康发展的途径是什么?(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救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