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960字。

  乌鲁木齐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初三 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积累(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成长,需要沐浴杰出人物的灿烂光辉。藤野先生为帮助中国有新的医学而不倦教诲,令鲁迅鼓起勇气继续用文字战斗;一生不辍劳作的朱德母亲宽厚仁慈,令朱德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长相蒙昧阴沉的列夫??托尔斯泰犀利的眼睛看清世界的本质,展示了深邃的精神世界;居里夫妇①  精竭虑在棚屋炼制沥青提炼镭,②  显了居里夫妇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坚毅、谦逊、无私的人格魅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我们不但要③  息聆听他们的故事,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悄然把他们的精神镌刻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中。
  1. 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3分)
  2.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教诲(huì)B. 不辍(chuò)C. 悄然(qiǎo)D. 镌刻(xié)
  3. 在语段横线中填入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殚  ②彰  ③屏B. ①惮  ②张  ③摒
  C. ①惮  ②章  ③屏D. ①殚  ②彰  ③摒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民解放军的反击如同开了闸的洪水锐不可当,把敌人冲撞得向四处溃散。
  B. 《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鲁迅先生的许多杂文振聋发聩,曾使无数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猛然惊醒过来。
  D. 这篇社论的视角很独特,揭露问题入木三分,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5.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指的是《诗经》里的《国风》,“骚”指的是《诗经》中的《离骚》,“风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用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庆历四年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崇祯五年十二月”都是以年号纪年。
  C.古代官吏因罪降职或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叫“谪”或“左迁”,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三年谪宦此栖迟”中的“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
  D.雨果是英国作家,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
  二、综合性学习(共7分)
  海滨中学科普节期间举办以“湿地??未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6.学校准备邀请湿地博物馆馆长来校开设“湿地??未来”的专题讲座,时间定在本周星期五下午三点,请你以“绿E时代”社团负责人的身份与馆长电话联系,你该怎么说?(2分)
  7.馆长接受了邀请,在周五的讲座的互动环节中,他出示了下面这张幻灯片,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补全下面的空缺。(只填序号)(2分)
  湿地知识卡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2023年的主题是“湿地恢复”。
  ◎湿地因其多样的功能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形象的美誉,湿地能够吸收和降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染物,净化水质,被称为“”。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湿地来繁衍生息,因此湿地又被称为“”,湿地也是巨大的“碳库”,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2%~24%,湿地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生物的天堂   B.能源宝库  C.地球之肾)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大规模开垦农田、开挖池塘,极大压缩了原有的沼泽、草甸、滩涂湿地的面积,导致湿地生态的涵养和调节功能正在退化。
  8.周末,你带领社团成员到湿地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有游客不明白“湿地恢复”的必要性,请你结合“湿地知识卡”的内容向他们解答。(3分)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结合《艾青诗选》,回答问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