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950字。
期末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2024.1
一、现代文阅读(29 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4小题, 13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情与面子是嵌入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的,而地方社会网络又受制于中国社会文化大背景中,以儒家文化对人情与面子的影响最大。
以人情来解读中国日常社会,首先意味着这个社会的现实基础是家庭或者亲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家、族、宗及村落所形成的网络社会,聚族而居构成了网络社会中成员的血缘和地缘关系,通常叫做“乡亲们”。当然,有血缘和地缘的关系并不因此互相之间就没有矛盾或者冲突,但因为该网络突出了人情的重要性,从而使得矛盾与冲突发生的方式发生改变,比如不能正面冲突或公然决裂,而是面和心不和,彼此有很多积怨,但不到万不得已,始终维持着表面和谐。“亲情”不适用于宗亲以外的人际关系,“人情”更为适合于表达更多场景中的关系运行。人情,作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用来表达中国人对世态或者人世间的认知,比如天理人情、风土人情、人情世故等。总之,所谓“人情”是对中国人人性、人格与关系的基本理解。
人情处于地方网络中、也可以合并起来叫做“人情网”,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这张网的相对稳定性。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情网越封闭越好,因为在此网中所发生的人情必须要有回报,虽然这个回报无法预期,但不能没有,而且常常是回报的总是比施与的要多一些。一旦一种交往中的助人行为不是人情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必须换做其他概念来表达,比如捐助、施舍或者慈善。所以人情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回报,谁报答谁,谁欠谁,都很清楚。正因为人情网比较稳定,因此如果一个人情这辈子还不了,也可以下一代来偿还。如果人情网不那么稳定,其中的成员处于社会流动中,也就是说,需要报答的人或者欠人情的人都离开了,那么人情运行也就解体了。当然,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人群的确发生了比较大的社会流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看一看家乡观念或者原有的网络是否还存在。如果是存在的,那么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虽然整年都在外面流动,比如打工、上学或移居城市,但他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还是要回到家乡,比如具有丰富传统文化意蕴的春节对中国人来讲意义就非常重大,这是中国人回家的日子。很多情况下,无论一个人流动到多远的地方,他都会在春节之日回到他的家乡,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也有“拜年”活动,人情网中的成员都需要通过此时段的人情往来来稳定其网络。如果一个移居外地者,无论如何都不再回到家乡,那么就等于宣告这里的人情没有了。
(摘编自翟学伟《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
材料二: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情”是对人性、人格与关系的基本理解,是用来表达人类对世态或者人世间的认知,比如天理人情、风土人情、人情世故等。
B. “人情网”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是越封闭越好,因为在人情网中发生的人情必须有针对性的回报,谁报答谁,谁欠谁,都很清楚。
C. 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而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可以用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方向和位置,使之具有社会价值的意义。
D. 社会逐渐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愈加繁重,而货币能够保证清算的正确性及各人间所得、所欠的信用,“钱上往来”应运而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人性、人格与关系,基本内核就是“人情”。家族内靠亲情,社会上靠人情,这可以在彼此间保持和谐。
B. 我们可以运用诸如捐助、施舍或慈善等活动,来改变落后的人情交往模式,施与多少,回报最好也能够是多少。
C. 成员的社会流动会降低人情网的稳定性。一般而言,需要报答的人或者欠人情的人的离开,预示着人情运行的解体。
D. ‘在亲密社群中, “算账”和“清算”就相当于绝交。人们一旦有不再往来的需要,也就彼此谁也不欠谁的人情了。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远水解不了近渴。
B.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C.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D. 抬头不见低头见。
4. 在材料二中,费孝通是如何阐述“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我们可以用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方向和位置,使之具有社会价值的意义”错误,原文有“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可见“空间”名词是否有社会价值的意义,要看用什么词语来表现。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C。
(二) 现代文阅读 II (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找党证
李骏
在我记忆中,六大爷是我们本吴庄里最可怜的一个人了。
而说起来,六大爷还是村庄里读过书的人啊,他为什么就不受大家待见呢?
问题就出在本吴庄的多数人认为,六大爷既蠢又愚。
说他蠢,是六大爷不会种田。而说他愚,是六大爷见到人,不会察颜观色,也不管人家笑不笑话他,他动不动就开始摇头晃脑地吟上几首打油诗,“天上下雨又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