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710字。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校期末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早的香蕉跟我们今天吃的香蕉完全不是一个东西。最早的香蕉都是野生的,在这些野生香蕉中,就有我们今天栽培的香蕉的“父母”——野蕉和小果野蕉。
  野生香蕉的原产地是马来群岛及大洋洲北部地区,在那里,当时的人类通常采集富含淀粉的植物茎干和地下根茎来充饥,比如西谷椰子树的茎干。研究者推测,也许当地人最开始接触香蕉,并不是为了吃它的果实,而是为了吃它的地下根茎——球茎。因为香蕉球茎富含淀粉,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能填饱肚子。而最早的野生香蕉果实不仅很难剥开皮,而且里面的种子又大又硬,根本无法下口。
  那人类是何时开始吃香蕉果实的呢?这就需要找到人类最早种植和驯化香蕉的地方了。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种植香蕉的地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库克沼泽。研究者发现,大约在6800年前,当地人已经开始种植香蕉,而小果野蕉很可能就是在那里被选择驯化成半可食用的香蕉的。然后,随着自然传播和人类活动,野蕉和小果野蕉相遇结合并形成杂交种。这些杂交种被人们引种到世界各地,不断地杂交、选育和栽培,最终得到完全可食用的香蕉。
  在几千年的种植驯化过程中,人类关注着香蕉果实的口感和香蕉种子的变化,不断选育适合食用的品种,并最终得到软糯香甜的香蕉。这些香蕉的种子最终退化成果肉里的小黑点,失去繁衍能力,而香蕉也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无籽香蕉。
  1870年4月,一位叫作洛伦佐•贝克的美国船长,驾驶着漏水的帆船进入牙买加海港进行维修。码头上的一串黄色水果吸引了他的眼球。贝克从未见过这种水果,好奇的他赶紧去询问当地人。原来,这种水果名为大麦克香蕉(又称大米七香蕉,曾广泛种植),它皮厚耐寒,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贝克只尝了一口,就被大麦克香蕉软糯香甜的口感征服了。
  对牙买加人来说,大麦克香蕉是一种稀松平常的水果。早在19世纪初,一个法国博物学家在游历东南亚后,带了些大麦克香蕉的球茎到加勒比海上的马提尼克岛种植。1835年,种植在该岛的香蕉又被一名法国植物学家引进到牙买加。然而,生活在美国的贝克却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水果。他意识到买卖大麦克香蕉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便马上购买了一百多捆香蕉放到自己的船上。这些香蕉漂洋过海最终抵达美国的港口,然后被高价卖出。贝克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便开始长期进行香蕉贸易。后来,他干脆在牙买加的港口买了大片土地,开发成了香蕉种植园,这就是现代香蕉种植和贸易的正式开端。
  随着香蕉贸易的开展,香蕉逐渐成为欧洲和北美地区最常见、最便宜的水果之一。因为价格亲民、健康美味、食用方便等特点,大麦克香蕉的需求量如吹气球一般激增,并快速成为美洲、欧洲以及世界上更多地区的人们喜欢的水果。一位名叫班尼斯特的美国人还专门建立了香蕉博物馆,将多达1.7万余件与香蕉有关的各色展品陈列其中。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香蕉刚开始风靡全球的时候,1903年,香蕉枯萎病(也称巴拿马病,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香蕉传染病,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袭击了巴拿马地区的一个香蕉种植园,成片的香蕉植株枯萎死亡,而且情况愈演愈烈,以致整个中美洲的香蕉种植园都没能逃过此劫。
  为什么香蕉对疫病的抵抗力如此之差?其实,这本质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大麦克香蕉是人们长期以来杂交育种的产物,属于高度不育品种,无法进行有性繁殖。然而,无性繁殖产生的所有后代均来源于同一母株,因此,所有大麦克香蕉的基因几乎完全一样,可以说全世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早的香蕉跟我们今天吃的香蕉完全不同,前者是野生的,后者是栽培的,但两者有很大的亲缘联系。
  B. 研究推测,马来群岛及大洋洲北部地区的人们当初不是吃香蕉果实,而是吃它的地下根茎,其原因是其果实根本无法吃。
  C. 野生香蕉的种子又硬又大,经过驯化后的野生香蕉种子最终退化成果肉里的小黑点,香蕉也变成了无籽香蕉,口感也不错。
  D. 大麦克香蕉不能抵御枯萎病侵袭的原因与它属于杂交育种的产物,为高度不育品种,无法进行有性繁殖,对疫病的抵抗力差有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难吃的野生香蕉进化到人们乐意吃的香蕉,香蕉在此期间经过了漫长的不断杂交、选育和栽培的演变过程。
  B. 文中画横线处括号内的文字通俗易懂,对其前面的名词术语进行了解说,使其更加清晰明了,这样更加易于读者透彻地理解。
  C. 香蕉种植最早发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库克沼泽地区,而现代香蕉种植园模式则发源于美国,是美国人贝克开创的。
  D. 文章主体部分按照香蕉进化历史的时间顺序,依次阐述了香蕉的变迁历程,文章的思路清晰,井井有条。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用了“也许”“可能”等副词来介绍与香蕉相关的知识,突出了作者的科学态度。
  B. 文中虽然在语言上追求通俗易懂,但还是保留了一些科学术语,如“内源性病毒”等。
  C. 文中“父母”“一蕉得病,全家遭殃”“退隐江湖”等语句幽默、俏皮,使文章富有趣味。
  D. “吹气球一般”比喻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大麦克香蕉的需求量增长过快的担忧之情。
  4.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卡文迪许香蕉替代大麦克香蕉”的理由的一项是(    )
  A. 每年,全世界人类吃掉超过1000亿根香蕉,其中大部分是一种叫作卡文迪许的香蕉。
  B. 卡文迪许香蕉在1939年后开始进入了商业化生产当中,它能够抵御香蕉枯萎病的侵害。
  C. 世界上的香蕉品种有一千多种,而卡文迪许香蕉品种的产量最大,目前已经超过50%。
  D. 卡文迪许香蕉目前来看虽然比不上大麦克香蕉的口感和味道,但其味道也还是不错的。
  5. 请结合材料概括大麦克香蕉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兴起、发展以及消失的过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其原因是其果实根本无法吃”说法错误。原文“研究者推测,也许当地人最开始接触香蕉,并不是为了吃它的果实,而是为了吃它的地下根茎——球茎。因为香蕉球茎富含淀粉,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能填饱肚子”可知,主要是香蕉球茎富含淀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猴岛
  [日]太宰治
  越过茫茫大海登上这座小岛时,我不禁有些忐忑不安。静谧的小岛包围在一片浓雾中,分不清是夜晚还是白天。我不停地眨着眼睛,努力想看清岛上的全貌。裸露的大岩石层层叠叠十分陡峭,隐约还可以看到一些黑洞洞的洞窟。这是山吗?连一棵青草也没有。我沿着岩石海岸缓步前行。耳边时不时传来怪叫声,听起来离得也不太远。是狼吗?难道是熊?但是因为旅途劳累,我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