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90字。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可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苦的。
  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醉生梦死的美好时光。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2.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珠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因为它们是作者喜爱的。
  C.诗人用“芙蓉泣露”摩写琴声的悲抑。
  D.诗人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回答各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词中描写的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
  B.一个“又”字,将词人的万端愁情与春花秋月联系起来,国破家亡的苦痛使作者历尽折磨。
  C.“虞美人”是本词的题目,作者把思国之情与悲情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词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D.作者写出了沦为阶下囚的苦痛哀思,将伶工之词转为士大夫之词,将愁绪写得意脉相连,无尽无休。
  4.《虞美人》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下列对李煜《虞美人》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开头和结尾用设问的手法,把读者带入了对往事的猜想和对愁绪的体验中。
  B.全词虚实结合,或写眼前之景,或忆故国往事,或抒内心愁绪,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徘徊于雕栏玉砌间怅然若失的形象。
  C.“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前后呼应,一脉相承,通过景色的不变反衬人事的巨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