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320字。
2024北京大兴初二(上)期末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组织寒假实践活动“年逢辰龙”,请你参加班级分组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 第一小组同学搜集了与“龙”这个文化符号相关的材料,请阅读并完成各题。
在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蛇身、鳄首、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颚下有珠。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也记载,龙具有各种动物的特征。
其实龙最初只是一个图腾。没有人真正目睹过龙,但人们却听闻过许多灵异的传说,比如龙能隐能显,又能兴云致雨,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于是,人们内心生发了对龙的兴味和崇拜,龙遂演变成神圣的象征。
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被称为“龙祖”;炎帝是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是其母与蛟龙所生,相貌“隆准而龙颜”,醉卧之时,有人“见其上常有龙 此类说法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于是,龙后来成为皇权的象征,皇帝又称真龙天子,皇宫使用的器物也多以龙为装饰。
随着时代的发展,龙的造型也在不断变化。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的各式祥龙……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风采 汉代雄健豪放,隋唐雄壮圆润,元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而当代的祥龙总是仰头挺胸、瞠目振鳞,尽显 (xuān)昂之态。
龙的形象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出类拔 (cuì) 不同凡响的文化象征,文人们也以龙创出许多成语,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横线处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潜渊(qián) 兴味(xīng) 出类拔萃 宣昂
B. 潜渊(qiǎn) 兴味(xīng) 出类拔粹 宣昂
C. 潜渊(qián) 兴味(xìng) 出类拔萃 轩昂
D. 潜渊(qiǎn) 兴味(xìng) 出类拔粹 轩昂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隆”的解释为:①山中央高起的地方,引申为“高”“升高”。②盛、隆盛,引申为“兴盛”“使兴隆”。“准”的解释为:①一种测量水平的仪器。②标准、准则。③鼻子。 根据词典的解释和文段语境,你推断“隆准而龙颜”中“隆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在文段方框中依次填入标点符号,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4)根据语法规则,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应为______________。
2. 第二小组的同学围绕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装饰品灯笼进行了探究,请阅读同学们整理的材料,完成各题。
每逢春节,人们都会挂起象征团圆的红灯笼,表达对生活“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由于“灯”的字音和“丁”相近,所以灯笼也意味着人丁兴旺;孩子启蒙入学时,父母会为孩子精制一盏灯笼,由启蒙老师亲手点亮, ① ,称为“开灯”;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志士们会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灯笼又 ② 。
扎灯笼的材料很简单,就是苇篾。秋天割下芦苇除去叶鞘,挑选后切成半米和一米两种规格的小段,再用破篾工具将苇子分出几段苇篾,由于破好的苇子缺少水分,还要在水中浸泡,待到苇篾泡得柔软时,才可以扎灯笼骨架。再经过整形、糊纸、画图、做灯笼架、插蜡烛等多道工序,才完成一件手扎灯笼。
人们常常把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写在灯笼上。比较传统的有“福”“吉祥” “太平盛世” “连年有余” 等。当然,门庭、卧房等处的灯笼上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对联、格言。
灯笼因其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 ,在世界各地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1)在文段横线处中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②象征前途一片光明
A.①② B.②①
(2)请根据文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文字,概括扎灯笼的操作工序。
①割芦苇——②去叶鞘——③_______——④切苇段——⑤破苇子——⑥______——⑦扎骨架
(3)同学们想在灯笼上写一副对联表达新春祝福,下面是三副打乱顺序的对联,请运用对联知识,任选一副,将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上联:_____ 下联:_____
【答案】1. ①. C ②. 高鼻梁 ③. A ④. 龙是图腾
2. ①. B ②. 挑芦苇 ③. 泡苇子 ④. A ⑤. F或DB或EC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潜渊——qián yuān ,潜伏深渊之中;
兴味——xìng wèi,指趣味;兴趣;兴致;
(xuān)昂——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