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400字。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练习
一、小阅读
1.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讲求严密准确,复杂的思路常常用长句子来表述。阅读长句子,要把握句子的基本成分或结构层次,理解句中的重要概念,进而掌握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自然选择的证明》等课文中找出一些比较“难懂”的长句子,想想,自己是怎么读懂它们的?
2.课外读《物种起源》,结合课文,说说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3.当有人评价达尔文“是一个优秀的观察者,但缺乏推理能力”时,达尔文为自己辩护:“我觉得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因为《物种起源》从头到尾都在推理论证。”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为达尔文的反驳提供相关佐证。
4.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5.阅读《物种起源》一书,结合《自然选择的证明》说说它们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
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7.课文列举了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大量具体事实和现象,这些事实和现象成为作者理论分析、阐述观点、证明理论的依据。请结合课文内容,对这些事实和现象进行分类。
8.作者列举了哪些特创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9.文章阐述了自然选择学说的哪些观点?
10.从选文来看,“自然选择”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11.下面的文字中,达尔文是如何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结论的?请分析得出结论的两个前提。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
前提一:
前提二: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既然自然选择表现为竞争,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都得到适应与改良,而这仅对同时同地生物的关系而言是如此。所以某一地区的物种,虽然一般说来是为这个地区独创的,并且特别适合于那个地区的,但却会被从其他地区迁移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