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40字。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赏洛阳牡丹,品传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洛阳牡丹,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花王牡丹,让国色天香有了具象的表达。这里是洛阳,钟灵毓秀①______(濡 儒)养出牡丹的鲜妍。我们爱牡丹,爱它花开富贵的丰润,更爱以牡丹之名谱写花都的锦绣。这里是洛阳,盛衰兴废昼夜流转,古今巨匠镌刻着逝者如斯,文人墨客咏叹着天下文章,他们穷尽一生的表达,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凝聚出诗都的冠②______(冕 免)。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鲜妍( ) 丰润(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①______ ②______
2.牡丹与很多名人有着很深的渊源。请你根据文字信息,填写表格。(4分)
欧阳修在洛阳作推官时,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历史、栽培、品种以及风俗民情做了详尽的考察,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文学家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写下了关于牡丹花的志怪故事——《葛巾》。毛泽东讲述牡丹不畏武则天强权,不和其他花朵一样按其旨意冬天开放的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人物 与牡丹的故事 结果(目的)
①______ 对牡丹做详尽考察 ④______
②______ 写作有关牡丹花的志怪故事 写成《聊斋志异》中的《葛巾》
毛泽东 ③______ 勉励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
3.洛阳牡丹天下闻名,华夏神木令人惊叹。小组成员找到了华夏神木博物馆的介绍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选出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3分)
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河南省濮阳市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的华夏神木博物馆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乌木、金丝楠木艺术品雕像,势大形美,令人惊叹。馆内分为西区和东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目前这个品种的金丝楠已绝种,而这根“东方神木”在濮阳栖身,将再现它的王者风范②东区则介绍了濮阳独特的西水坡文化,游客可以看到最纯正的上古祭祀文化③这根金丝楠乌木上布满了金丝楠乌木中最稀少珍贵的花纹——龙胆纹④西区主要介绍有关乌木的文化价值及科普价值⑤金丝楠展厅里陈列着该馆的“镇馆之宝”——长达24.5米的金丝楠乌木
A.②④⑤③① B.④②①⑤③ C.②④①⑤③ D.④②⑤③①
4.如图是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吉祥物丹丹。请你以丹丹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自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范仲淹感慨道“①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苏轼把悲欢离合融入哲理,追寻“但愿人长久,②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秋夜,白露既降,杜甫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不禁吟唱“③______,④______”(《月夜忆舍弟》):韩愈被贬,依然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他坦诚心志“⑤____________,⑥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温庭筠于晨起早行,离别故乡,艰难愁苦涌上心头,“⑦______,⑧______”(《商山早行》)。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瘦老头
梁晓声
①我是北方林区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时,从早到晚,一心只想着怎么玩儿。
②某天,我们五六个最野的小伙伴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