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5610字。
绝密★启用前
部编版
九年级期末学情监测(定位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 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______,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鱼我所欲也》)
(5)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_______,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7)“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人除了在景物描写上以画入诗,这一技法还表现在场景描写上,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诗句“左牵黄,右擎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幅盛大、壮观的出猎场面,展现了词人的“狂”。
(8)漫漫人生路,几多坎坷途。既然坎坷是人生常态,不如坦然面对。我们可以试着学习李白身处困境时在《行路难(其一 )》中高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
【答案】 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③. 余因得遍观群书 ④.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⑤. 怜君何事到天涯 ⑥. 行人莫问当年事 ⑦. 锦帽貂裘 ⑧. 千骑卷平冈 ⑨.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⑩.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忧、吟、遍、恶、貂裘、骑、沧。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莫高窟,这枚藏在miǎo茫西北大漠深处的艺术瑰宝,以它雄浑厚重的历史底蕴、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现着灿烂的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正是因为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优长,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数千年生生不息,不断传承创新。让世界认识敦煌,让敦煌走向世界。这是莫高窟人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新时代、新丝路,人们màn游在这里,定会沉醉于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美好。
2.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1)这是莫高窟人一直以来孜(A. zī B.zǐ)孜不倦的追求。( )
(2)定会沉醉(A. cuì B.zuì)于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美好。( )
3.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 miǎo ________茫 (2) màn _________游
【答案】2. ①. A ②. B
3. ①. 渺 ②. 漫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1)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勤勤恳恳,不知疲倦。故选A。
(2)沉醉(chén zuì):比喻为美好的事物所陶醉。故选B。
4. 在阅读《艾青诗选》时,有同学发现,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你觉得这种忧郁是一种颓废消极的表现吗?请结合下面这首诗简要分析。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北方》节选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②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③宽广的世界视野里,有对历史的 ,更有对未来的 。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将下列语句分别填入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郑重宣示 B.深刻总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