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7460字。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学科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1—5题每句1分,6—9题每题2分。)
  (一)
  1. 按要求完成默写。
  (1)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答谢中书书》中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5)《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典籍【甲】(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记录着数千年的沧海桑田。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穿越古今的演绎,深受观众喜爱。节目【乙】(A.聚焦 B.聚集)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以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让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
  典籍是文化传承的载(①  )体,蕴藏其中的家国情怀和奋斗激情,给人思想启迪和精神动力。通过一本书,在时间上思接千载,在空间上视通万里。书本虽小,但就像一个时空容器,______的美丽意象、______的宏大场景、______的深沉思考……古今中外都可尽收其中。人们翻开书籍,就如同打开了一个广mào(  ②  )的精神世界。
  2. 根据汉字为文中①处写拼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写汉字。
  ①载______体    ②广mào______
  3.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A【乙】A 
  B.【甲】B【乙】B
  C. 【甲】A【乙】B
  D.【甲】B【乙】A
  4. 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三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②“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A. 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②③①
  二、阅读(45分)
  (一)古文阅读(15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