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2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答题时间: 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5分)(1—5题每句1分,6—9题每问2分。)
  1. 根据要求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刘禹锡《秋词》)
  (3)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
  (5) 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风正一帆悬    ②.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③.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 学而不思则罔    ⑤. 思而不学则殆    ⑥. 非淡泊无以明志    ⑦. 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注意“悬”“碧”“霄”“罔”“殆”“致”字形正确书写。
  2. 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称职(chèn)     浸满(qìn)       哄堂大笑(hòng)
  B. 庇护(bì)       惩戒(chěng)     杞人忧天(qǐ)
  C. 贮蓄(zhù)      哺乳(bǔ )       拈轻怕重(niān)
  D. 钦差(qīn)      滑稽(jī)        畏罪潜逃(qiǎ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浸满(qìn)——jìn,哄堂大笑(hòng)——hōng;
  B.惩戒(chěng)——chéng;
  D.畏罪潜逃(qiǎn)——qián;
  故选C。
  3.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贤弟”“高朋”都是敬辞,“拙见”“奉还”都是谦辞。
  B. “见利忘义”属于贬义词,“见义勇为”属于褒义词。
  C. 古人常以“而立” “不惑”分别代指三十岁、四十岁。
  D. “觉察”和“察觉”是同义词,“一箪食”中的“箪”是量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和语法知识。
  A.“奉还”意思是归还,属于敬辞;
  故选A。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提出的班级规范的建议很有价值,同学们都随声附和的表示赞同。
  B. 古代典籍《山海经》记载了今天看来怪诞不经的种种怪兽奇物。
  C. 小外甥刚刚三岁就能流利地背出几十首古诗了,这实在是骇人听闻。
  D. 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的很多字、词的古今义见异思迁。
  【答案】B
  【解析】
  【详解】A.随声附和: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比喻没主见,只会盲从。是贬义词。与“建议很有价值”的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B.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符合“种种怪兽奇物”的语境。使用恰当;
  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刚三岁就能流利地背出几十首古诗”不是坏事。使用不恰当;
  D.见异思迁:见到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能形容“字、词的古今义”。使用不恰当;
  故选B。
  5. 下面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 《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峨眉山月歌》《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
  D.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李益创作的七言绝句,不是李白写的;
  故选D。
  二、阅读(45分)
  (一)古文阅读(15分)
  【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