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720字。
2023年下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语文(试题卷)
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此系试题卷。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卡序号相对应。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
1. 请阅读下列文字,补写横线处所缺的诗句。
吟咏古诗文名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志士仁人的气度风范。“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这是大丈夫坚持正义,守望初心的最强宣言;“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这是将士们不畏艰险、忠君报国的满腔赤诚;“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春望》杜甫),这是士大夫感时伤世、思家悲己的满腔凄楚;“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朱敦儒),这是亡国遗民对收复山河的热切渴望和对旧都难还的满腔悲愤;“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这是爱国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慨叹;“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绩),这是隐居高士超然物外,思慕先贤的隐逸情怀。
【答案】 ①. 富贵不能淫 ②. 提携玉龙为君死 ③. 白头搔更短 ④.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⑤. 东风不与周郎便 ⑥. 长歌怀采薇
【解析】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淫、提携、搔、倩、郎、薇。
2.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舳舻相接/妯娌 镌刻/绢本 B. 坦荡如砥/抵赖 田畴/踌躇
C. 深恶痛疾/恶劣 畸形/崎岖 D. 料峭/惟妙惟肖 记载/自出心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zhú/zhóu,juān/juàn;
B.dǐ/dǐ,chóu/chóu;
C.wù/è,jī/qí;
D.qiào/xiào,zǎi/cái;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B. 广州市“全民阅读月”活动以线上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阅读之美。
C. 广东全面举办“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
D.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继圆满落幕,向世界展现了和谐、富强、开放、充满希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句式杂糅,删去“为了”或“目的”;
C.搭配不当,将“举办”改为“实施”;
D.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形象”;
故选A。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影院里的观众都屏息敛声,或点头,或沉思,各种表情不一而足。
B. 母亲是与我们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我对任何不尊重母亲的言行都深恶痛疾。
C. 校园应该是一方净土,是同学们汲取知识,健全人格的乐土,不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D. 鲁迅的这篇杂文虽篇幅短小,但一针见血,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本句用来形容影院里人们看电影时的情景,不符合语境,运用不恰当;
B.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本句用来形容对不尊重母亲的言行极端厌恶,运用恰当;
C.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本句前面加否定词,用来形容校园不是隐藏坏人坏事的场所,运用恰当;
D.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本句用来形容鲁迅的杂文的意义,运用恰当;
故选A。
5.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
②他在把这些青年时代和斗争的情况告诉我时,他手里执着一个用蒙古马鬃做的苍蝇拂,为了强调语气,màn不经心地随手挥舞着,一边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说说笑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màn( )不经心 踱来踱去( )
(2)“清瘦”的“清”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形旁是______,声旁是______??
(3)两个语段中的“他”对应的人物分别是:①______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