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4890字。

  平原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诚邀你参加“采撷成长的滋味”校园活动,体悟并记录生命中成长的独特味道。
  一、日积月累,厚积薄发(18分)
  1. 下面是学校举行“汉字大会”活动的主持稿,请你完善。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汉字意趣无穷,有的粗犷()高远,有的娟秀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淡雅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汉字有感情,有色彩,有气味,有它的地方花团绵簇,美不胜收。五千年文化的沉淀,五千年华语的传成,写好汉字是每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的神圣宣言。
  (1)请为主持稿中划线的字注音。
  载()体粗犷()
  (2)主持稿中两处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修改。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
  【答案】(1)①. zài    ②. guǎng   
  (2)①. 绵②. 锦③. 成④. 承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载体(zài tǐ):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
  粗犷(cū guǎng):粗鲁强横,粗率豪放。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花团绵簇——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传成——传承:传授和继承。
  2. 下面是描写瘦西湖的语段,其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一泓曲水如锦带,波光粼粼,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沿岸A.花团锦簇,绿草如茵,B. 美不胜收;落日余晖映照着熙春台的绿色琉璃,别有一种清雅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而C.蜚声中外,引得游客D.趋之若鹜。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使用正确;
  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使用正确;
  C.蜚声中外:意思是指名气很大,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正确;
  D.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句中形容游客们被瘦西湖的美景所吸引,贬词褒用,不合语境;
  故选D。
  3. 下面是一篇关于杭州亚运会的新闻稿,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①过去10多天里,体育健儿们弘扬和传承体育精神,追求卓越,奋勇争先。同时,②亚洲健儿在拼搏奋进中追逐梦想,在相聚相知中增进友谊。体育铺路架桥,文明交流互鉴,③杭州亚运会成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柬埔寨首相顾问包索说:“④杭州亚运会尽管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还促进了亚洲人民之间的友谊、团结与合作。”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面的内容摘自班级某位同学的语文积累本,其中记录有问题的一项是()
  A. “左迁”即宣员被降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即王昌铃被降职。贬为龙标尉。
  B. 雁,在古典诗词中有特殊含义,代表着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鸿雁传书”,与青鸟、鲤鱼类似,可以传递爱情、亲情、友情之书。
  C.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十八岁、三十岁、四十岁和六十岁。
  D. 同样是写秋天,曹操眼中的秋景是波澜壮阔的,马致远眼中的秋景是凄凉孤寂的,刘禹锡眼中的秋景是明丽豪迈的。
  5. 班级同学以“诗文中的河川和情绪”为主题探究所学古诗,请你把空缺的古诗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赏河川之景”主题:“峨眉山月半轮秋,①_____”,李白诗中轻盈灵动;“枯藤老树昏鸦,②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心中悲凉凄楚。
  “感纷繁情绪”主题:③“____,_____”(《夜雨寄北》),李商隐将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④“_____,_____”(《秋词》其一),刘禹锡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⑤“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借风雨梦境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