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50字。
孝昌县2O23—2O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少年正是读书时,为此学校进行了“大阅读”系列主题活动。下面是华华同学在此次活动中写的开场白,请阅读并完成问题。
A语文课本使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了一段学习之旅。在旅途中,欣赏《济南的冬天》,我们看到了镶上银边的山尖,看到了贮蓄绿色的水藻;聆听《雨的四季》,我们听出了夏雨的热烈粗犷(ǎnɡ),听出了秋雨的高邈、深远;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品尝了像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聆听了人声鼎沸的读书声:走近《植树的牧羊人》,我们见到了坍(tān;dān)塌的钟楼,见到了干渴的不毛之地;品味《纪念白求恩》,我知道了对待工作不能拈轻怕重、见异思迁:徜徉《动物笑谈》,我们见识了怪dàn不经的科学实验方法,认识了神采奕奕的大鹦鹉可可;B走进《皇帝的新装》,我们遇到了喜欢随声附和的滑稽可笑的一群大臣,虚伪的皇帝竟然封骗子为“御pìn织师”……C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D由于语文学习,让我们流连忘返。
1. 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犷( ) 坍塌( ) 怪dàn( )不经 御pìn( )
2. 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启 B. 人声鼎沸 C. 见异思迁 D. 神采奕奕
3. 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语文课本使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
B. 走进《皇帝的新装》,我们遇到了喜欢随声附和的滑稽可笑的一群大臣。
C. 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D. 由于语文学习,让我们流连忘返。
【答案】1. ①. guǎng ②. tān ③. 诞 ④. 聘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粗犷,cū guǎng,意思是粗壮豪放。
坍塌,tān tā,(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御聘,yù pìn,皇帝聘请的人。
怪诞不经,guài dàn bù jīng,意思是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开启:打开。“开启”搭配“学习之旅”,符合语境;
B.人声鼎沸:指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用来形容读书声不合适;
C.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此句用以修饰对工作的态度,符合语境;
D.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此句用以形容大鹦鹉可可,符合语境;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介词使用不当,应将“使”改为“为”;
B.语序不当,应将“一群”调至“喜欢”的前面;
D.成分残缺,应将“由于”删去;
故选C。
4. 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结构相同。
B.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
C. “祖国的召唤就是我的方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祖国就是方向”。
D. 寓言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和句子成分。
C.“祖国的召唤”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召唤”,所以句子的主干是“召唤是方向”;
故选C。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叔叔在国外待得久了,思乡之情便与日俱增。
B. 小林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他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
C. 他歇斯底里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赢得了满堂喝彩。
D. 得知被心仪的中学录取,他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一扫而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本句用来形容叔叔的思乡之情,使用正确;
B.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本句用来形容小林说话的自信状态,使用正确;
C.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异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