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70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你想到了杭州美丽的西湖,不禁吟诵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赞美西湖。
  2.根据语境作答。
  国潮与汉风相遇,传统与时尚相融,如今的徐州正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轻松qiè()意的旅游体验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演出太精彩了!”9月21日,来自刚果(金)的贾斯汀来到徐州,沉浸式体验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演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现了苏轼与徐州的不解之缘。
  贾斯汀和外籍友人们对演出(A)。
  “徐州是一部古书,能读到楚韵汉风的厚重文化,期待更多演艺作品。”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说,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B)了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建议将地域文化巧妙融入实景演出中,打造出集大成文化体验,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传唱着两汉四百年煌煌盛世,也开启了徐州的豪迈与雄健。
  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州勇担新的文化发展使命,用实干担当再赋新时代“大风歌”。
  开幕式上,徐州提出将赓续传承历史文化根脉,用心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充分ji()取历史文化滋养,在千年文脉的薪火相传中创造发展新辉煌。
  以“汉”为媒,真诚邀约。期待更多人走进徐州这座古今交融的魅力之城!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è()意 ji()取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A.叹为观止赞不绝口B.凝聚凝结
  (3)文中横线处所填的四个短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延续汉脉②寻根汉源③诗意流转④光影璀璨
  A.②①④③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4)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5)下列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前小序写有:“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辙。《核舟记》中有“盖大苏泛赤壁云”,“大苏”是苏洵。
  C.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水、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中“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指的是月亮。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甲】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