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109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11月学业测评九年级语文
  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本次测试考号。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4.本试题卷包括三道大题,23道小题,共8页。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洁责(jié)   劫掠(luè)  初衷(zhōng)   惨绝人寰(cǎn)
  B. 流转(zhuǎn) 悄然(qiǎo) 丰润(rùn)     矫揉造作(jiǎo)
  C. 抖擞(shǒu)  呢喃(ní )   恪守(kè)      富丽堂煌(huáng)
  D. 瘫患(huàn)  遵循(zūn)  瞥见(piē)     间不容发(jià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洁责——诘责,劫掠(luè)——lüè;
  C.抖擞(shǒu)——sǒu,富丽堂煌——富丽堂皇;
  D.瘫患——瘫痪,间不容发(jiàn)——jiān;
  故选B。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红色经典        着党和人民的珍贵记忆,更一笔一墨地记录下了中国人民拼搏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画面。如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以其    的戏剧结构,真挚的人物情感,宏大的舞台呈现,谱写了一曲        、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了一座座“中国精神”的不朽丰碑。
  A. 记载  精妙  如泣如诉  铸造 B. 记载  精确  可歌可泣  铸造
  C. 承载  精妙  可歌可泣  铸就 D. 承载  精确  如泣如诉  铸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记载,指把事情记录下来;承载,指支撑物体或承担事物的重量或压力,也可指担当或蒙受。语境指红色经典记录党和人民的珍贵记忆,故应选择“承载”;
  第二空,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精妙,指精微奥妙,精致巧妙。语境指歌剧《沂蒙山》的戏剧结构精致巧妙,故应选择“精妙”;
  第三空,可歌可泣,指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如泣如诉,形容声音带有忧郁的味道,好像是在诉说令人非常悲痛的事情,多形容悲切婉转的声音。语境指英雄赞歌值得歌颂、赞美,故应选择“可歌可泣”;
  第四空,铸造,将金属熔化后倒入砂型或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为器物;铸就,指塑造(多用于抽象事物)。语境指塑造中国精神的不朽丰碑,故应选择“铸就”;
  故选C。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②从“曾子避席”“拾履拜师”“程门立雪”等千古佳话,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为大,亲师为尊”等尊师理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文、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③在“传道授业解惑”“启智润心、润己泽人”中,一代代教师不仅传递了知识,而且传承了文明薪火。④教师更是被赋予了“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A. 加点词语“将”“从”“理念”“有”依次是副词,介词、名词和形容词。
  B. “传道授业解惑”“启智润心”“文明薪火”三个短语的类型都不相同。
  C. 句③中“不仅……而且……”连接了上下句,表示二者之间是转折关系。
  D. 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在后面加上“的责任”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
  (1)书海拾贝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我们学过他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B. “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略输文采”是说他们文治甚盛,武功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C.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 艾青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2)经典畅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