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790字。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家庭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家庭这社群因之是暂时性的。从这方面说,家庭这社群和普通的社群不完全一样。学校、国家这些社群并不是暂时,虽则事实上也不是永久的,但是都不是临时性的,因为它们所具有的功能是长期性的。家庭既以生育为它的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因为这缘故,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我们的家既是一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这决不是偶然的,在我看来,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意见,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有改动)
材料二: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修身”与“齐家”属于私人领域,而“治国”与“平天下”属于公共领域。如此,在古人一以贯之的“修齐”与“治平”之间,似乎有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庭是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由父母和子女构成,子女限于配偶所生的孩子。
B.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媳妇、女儿、女婿都不能算作家人,因为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只包括父系这一个方面。
C.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而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是一个事业组织。
D.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和同年龄人聚集在一起就有说有笑,有情有意,而在两性间情感表达上显得矜持。
2.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修齐”与“治平”分属两个不同领域,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B.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分属两界,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要想在现代社会立足,需要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
C.在以往的社会中,因受自由主义的思想的影响,故而忽略了“家”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
D.只要树立“家”的价值观念,整个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随之建立,社会就会得以有序运行。
3.下列材料,不能够论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C.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梁启超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请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
5.请简要概括材料中提及的西洋社会、中国乡土社会、现代社会中的“家”的不同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他家挨着一条河。出门走几步,就到了河边。这条河不宽。河南岸都是大柳树。河里鱼不少,是个钓鱼的好地方。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钓鱼很有经验。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